重庆市梁平区柏家镇人民政府_重庆市梁平区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索引号 ] 115002287339661877/2018-00093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梁平区柏家镇政府
[ 成文日期 ] 2018-12-03 [ 发布日期 ] 2018-12-03

柏家镇三新村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三新村第一书记狠抓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带领村支两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本村实际,有力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全村“八难八有”和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得到了有效解决,基本实现了水、电、气、讯、路“五通工程”,90%的家庭安装使用了自来水,9%的家庭安装使用了天然气,45%以上的家庭安装了网络宽带,80%的家庭通了公路。引导村民外出务工,养殖山羊、生猪和种植西瓜、榨菜、分葱。目前,全村山羊存栏量约800头,发展能够产生效益的青脆李200多亩、红心柚50多亩,探索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三新村党组织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

一、突出政治功能引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带领党员干部坚决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当前的政治任务来抓,整治农村移风易俗,全村整改拆除3处自建活人墓。二是按要求开展好“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和主题党日活动,提高村两委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邀请区委常委、镇党委书记、镇长到村上党课3次。三是通过党员大会、院坝会等多种途径,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政策,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树立信心、感恩党和国家、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四是向区教委申请资金10万元,为村便民服务中心添置了办公电脑、会议桌椅、多媒体电子白板,完善了党建工作室和宣传橱窗。五是建立健全村两委议事规则、四议两公开以及群众办事制度。六是开展“党员1对1结对助困”活动,组织有帮带能力的党员,每人至少结对帮扶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七是驻村工作队每周定期组织学习习近平扶贫述论摘编,每月定期走访农户,每季度定期分组召开院坝会。

二、不忘驻村工作初心,牢记村民脱贫使命

一是帮助建卡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今年增收突破5万元。二是村集体投入中央扶贫资金10万元购买李子股权35亩,从明年开始,村集体每年保底能够实现分红1.5万元。三是引导村民发展种植西瓜200余亩,收益50余万元。四是驻村队员自掏腰包9000多元购买豇豆种子免费发放给群众,引导村民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豇豆100余亩,采取企业保底包销模式,带动28户建卡贫困户增收,户均增收500元余元。五是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企业保底包销方式发展榨菜500余亩,带动33户建卡贫困户参与种植。六是改建龙峰村小为粉条加工厂,延伸红薯等传统农作物的经济价值链条,红薯身价倍增,预计建成后可解决20个就业岗位,可向村集体每年保底分红5万元。七是引导本村返乡人士以土地流转方式发展麻竹500亩,目前已签订土地流动流转合同和完成土地整理工作,开春前后实施栽种。八是三新土面因其绿色有机、纯手工制作而广受消费者欢迎,为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品牌价值,正按CS认证(QS认证)标准改建面条加工坊和设计产品包装。

三、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助力脱贫攻坚战略

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管好用活扶贫资金,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紧要处、用在点子上。一是今年改造D级危房13户。二是利用“四好公路”资金,新建三新村5组至6组连接公路和三新到福禄青桥的出村公路约2公里。三是利用区财“一事一议”专项资金40万元,新建麻竹、李子、西瓜产业路约1.4公里,建成后全村2.5米以上的通畅公路里程将达到30公里。四是利用壮大村集体试点资金100万元,发展麻竹产业和粉条加工厂。

四、倾力改善群众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是协调镇水利站,解决了三新村8组40多户村民安全饮用自来水问题。二是协调电力公司对全村旧电网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三是驻村队员为三新5组至6组的连接公路路基工程捐资1000元。四是争取爱心人士捐资6万元,新建三新8组休闲娱乐广场。五是联系企业老板赞助10000余元,为村幼儿园安装了天然气,购买了燃气灶和蒸饭柜,解决了幼儿园中午吃饭难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有关网站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矩阵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