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解决职能交叉、多头管理、信息不畅等突出问题,近年来,县国税局、地税局按照“服务深度融合、执法适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的原则和要求,立足梁平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方式方法,推动国税地税合作纵深发展,开辟了一条便民办税的“新航道”。
联合办税 提升服务水平
办业务国税地税两头跑一直是纳税人头疼的问题,县国税局、地税局深度整合办税服务厅资源,共同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共用金税三期系统, 联合开展新办登记、变更登记等业务。2015年,联合办理税务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共2123户,既有效节约了纳税人税务登记办理费用和时间,又从源头上保证了登记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除联合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以外,县国税局、地税局还全面拓展合作范围,充分利用金税三期系统实现缴税无缝衔接。纳税人在国税缴纳增值税的同时,可在同一窗口缴纳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2015年全年委托国税代征地方税费654.65万元,有效预防了偷漏税现象,避免税款流失,做到了应收尽收。
合作评级 共促企业发展
对企业而言,纳税信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县国税局、地税局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程序,联合开展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
在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中,县国税局、地税局双方共同协商制定指标体系、信用评价方式和标准,对纳税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定。共评定纳税人539户,其中A级纳税信用等级纳税人23户。双方充分利用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结果,推进银税合作,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力扶持企业发展。
协作共治 提高工作效率
为增强税源监控能力,县国税局、地税局建立了信息交换机制,对共同管辖的纳税重点税源户、上级安排专项检查中的共同管辖户、群众举报案件中涉及共同管辖的涉税违法大要案件,将各自掌握的资料信息相互交流,共同加以分析研究,协商确定所查对象,共同开展入户执法,节约了执法资源,进一步提高了选案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针对登记异常信息,双方同步开展清理。对一方税务机关已认定为非正常户、而另一方为正常纳税的纳税人,双方协同实地调查,追征所欠税款及滞纳金,及时堵塞了征收漏洞。联合开展进户稽查,既减少进户执法次数,又能协调解决双方稽查协作中的重大问题。2015年,通过联合开展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共查处假发票38份,涉票金额1100余万元。
联合税宣 拉近税企距离
县国税局、地税局还联合开展“税法宣传进校园”活动,组织各税种业务骨干深入县职教中心,给财会专业的学生们带来生动的税法知识讲座,将税收的概念、税收的作用等税收基础知识进行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的讲解。讲座拓展了同学们在税收领域的视野,使同学们对税收法律知识产生较强的学习热情,对同学们走向社会后带头遵守税收法律、自觉依法纳税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县国税局、地税局还积极探索制定常态化的联合宣传机制,联合成立“纳税人学堂”,共同开展培训、辅导等工作。联合成立“营改增”税法宣传队,开展“税法宣传进社区”“税法宣传进企业”活动,详细解读“营改增”、税收优惠政策等税务知识,增强企业税收风险防范意识,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县国税局、地税局负责人均表示,将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支柱四集群”的特色工业集群发展战略,不断推进资源共享、服务联合、征管互助、执法协同,实现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更好地服务纳税人,为梁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