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 > 媒体专访

擦亮“生态黄土坎·和美富聚奎”新名片——访聚奎镇党委书记杨红军
日期:2025-04-1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聚奎镇党委书记 杨红军    


云雾萦绕下的观音寨,美如仙境。(资料图片)    

文/梁平日报记者 高 柔 图/梁平日报记者 向成国

聚奎镇旧称黄土坎,历史底蕴深厚,曾为梁山县治,历时417年。因才子佳人辈出,常聚八角楼下,奎星闪耀而得名聚奎。今年,聚奎镇将采取哪些措施,助力塑造“新和富美”梁平印象?近日,梁平日报邀请了聚奎镇党委书记杨红军为大家答疑解惑。

梁平日报:今年,聚奎镇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杨红军:聚奎镇围绕区委“15441”总体部署,以“三导向四体系”“四量分析”为工作方法,立足全镇的区位、人才、土地和经济情况,确定了“11541”发展定位和工作目标。

我们将以“打造中部镇街特色产业示范镇”为牵引,推动“中部镇街工业集聚区、建设高标准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十万头生猪保供基地、建设‘百、万’蔬菜现代生产基地、打造观音寨特色‘汉寨’文旅景点”五项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党建统领强保障、和美乡村添成色、平安法治兜底线、数字赋能谋创新四个维度全面发力,在聚力打造“川渝东北边际地区现代化建设先行区”中竭力贡献聚奎力量,进一步增强“生态黄土坎·和美富聚奎”新名片影响力。

梁平日报:能介绍一下我们设定的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主要指标吗?

杨红军:2025年,聚奎镇将狠抓工作目标落实,想到、说到、做到,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0人。

梁平日报:为实现目标,聚奎镇将采取哪些措施?

杨红军:聚奎镇将从着力建设“四城”中争先进位,从四个方面下足功夫,推动全年目标实现。

一是立足产业基础条件,为特色产业之城注入源头活水。二是聚焦城乡融合发展,为宜养宜居之城增添底色和亮色。三是守好安全稳定底线,为平安诚信之城织密防护铁网。四是营造良好人文环境,为创新创业之城凝聚奋进合力。

梁平日报:针对以上四个方面,聚奎镇有什么具体打算?

杨红军:聚奎镇坚持“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工作思路,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一产方面,做深做细“粮猪菜”保供文章:一是稳固粮食根基,建设高标准粮食生产基地,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在2.4万亩、1.25万吨以上;二是做强生猪养殖,以东方希望为主链,建设十万头生猪保供基地;三是壮大蔬菜种植,建设“百、万”蔬菜现代生产基地,新增落地100亩连栋蔬菜大棚,引领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在1万亩、3万吨以上。在二产方面,充分利用近1400亩可利用土地资源及烟爆企业转型升级的优势,全力打造中部镇街工业集聚区:一是优化“1区7园9点”工贸企业布局,增强石牛农副产品加工园要素保障;二是助力存量提质,引导1家企业扩产增效升级;三是培育增量主体,新增市场主体280家,新培育规上、限上企业各1家、限上个体2家;四是积极抢抓变量,开展优质项目招引,推动泡菜加工项目和CNG调压项目落地见效。在三产方面,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围绕“千年古邑·百年汉寨”中国传统村落观音寨,做大做强文旅产业:一是根据民间至今仍流传的“顺天寨的谷子、观音寨的银子、老君寨的锭子、吉祥寨的杆子”等“四寨八团”历史典故,持续做好观音寨保护开发工作;二是多形式传唱世界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提高其词曲作者金鼓先生故里——聚奎镇的知晓度;三是开展抬儿调、癞子锣鼓、金家功等非遗文化传承实践,持续提升“聚奎火龙”的社会影响力。

聚奎镇深入贯彻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努力走出一条城乡互动互促、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融合发展路子。一是要完善场镇规划,补强场镇基础设施,优化场镇功能配套,规范场镇秩序;二是要加强生态治理,投资3000余万元整治辖区河道、技改污水处理厂,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要求;三是要全力建设巴渝和美乡村,力争创建区级先行村1个、示范院落30个以上、示范户200个以上,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聚奎镇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防风险、强治理,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强社会面防控,加大滞留境外涉诈重点人员劝返力度,实现特殊人群肇事肇祸零目标;二是防范事故灾害,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零死亡;三是提高基层智治水平,完善“141”基层智治平台,在垃圾处置和重点人员管控2大场景方面,安装加载AI算法摄像头,提升基层智治实战实效。

聚奎镇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强化民生保障,切实办好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实事。一是稳定就业创业,开发公益性岗位32个、实现重点人群就业率达100%、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率达99.96%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0人次以上,发放政策性创业担保贷款600万元以上;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新增参保1427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6%,特殊人群医疗参保率达到100%,创建老年活动中心与爱心助餐食堂各1个;三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色,“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部动态清零,实现符合条件的监测户应纳尽纳,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梁平日报:当前,全区上下正聚力打造“川渝东北边际地区现代化建设先行区”,聚奎镇立足镇情提出了进一步增强“生态黄土坎·和美富聚奎”新名片影响力的目标。聚奎镇在擦亮“生态黄土坎·和美富聚奎”新名片的过程中,有哪些秘诀呢?

杨红军:我们的做法是坚持党建统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政治保障作用。一是强班子带队伍,塑强党员干部“三导向四体系”思维,建好一支敢“拼”敢“闯”的干部队伍;二是细分工作体系,采用“V”模型将全年目标任务拆分,明确了工作时限与进度;三是压实责任体系,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将责任压实到办、所,到人头,统筹调度全年目标体系有序推进;四是公开评价结果,对重点任务实行周碰头、月小结、双月调度、季度晾晒,并综合全区排名及各板块自评进行年度综合考评;五是转变工作作风,锚定目标不放松,坚持“干”字当头,唯实争先,以“拼”的决心、“闯”的劲头、“快”的状态、“实”的作风、“争”的能力,全力“拼经济、抓落实、讲质效”,为聚力打造“川渝东北边际地区现代化建设先行区”贡献聚奎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