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照中心学校 马开毅
孩子,别哭!在你们期盼知识的时候,你们的周娟老师丧失了听觉,却为你们佩戴了助听器。
孩子,别怕!在你们无法说、无法听,最无助的时刻,周娟老师带着爱,温暖着你们。
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即使时光倒流,我相信:这也是周娟老师不变的选择。周娟,人如其名。她就像一朵怒放的杜鹃花,默默地映红了梁平的教育。她用弱小的身躯、博大的爱心、执着的追求,谱写了一曲梁平教师的赞歌。
此时,如果有人问我:“世界上什么创造未来?”我会自豪地说:“是教育。”
如果还有人问:“世界上什么职业最美?”我会自豪地回答:“是教师。”
如果有人再问:“世界上哪种教师最美?”我会自豪地说:“难道不是我们,像周娟那样有爱心的教师?”这份爱支撑着我们的教师梦,唤醒了我们奋斗的种子;这份爱,集聚了无数教师的智慧,创造了希望的明天;这份爱连接着你、我,托起了祖国的未来。
回想起有人问我,现在,紫照小学的教学质量为什么年年都是一等奖,我总是耸耸肩,笑笑。我想:或许是我们有一群甘于奉献的老师。
紫照小学翻山越岭,在海拔近800米的大山顶,萧条的山沟,闭塞的信息,孤零零的学校,面对这样的环境我们的老师从不畏惧,从不抱怨。
“人生是海,奉献是岸。”——这是我们学校柏会平老师的心里话。
我疑惑她带的学生为什么都那么懂事,每当逢年过节,柏老师的手机总响个不停,每次几百条短信全是历年学生满满的祝福,其中一个调皮的孩子这样写道:非常感谢您对我的教导,您毕业时的告诫使我至今受用,常怀感恩之心,广为善,不作恶,是您的谆谆教诲让我走向正途,铭记于心。
我疑惑柏老师的成绩,她和她的学生为什么能囊括学校大部分奖状,或许正是这股力量支撑着柏老师在教学上,成绩总能名列前茅。
我疑惑柏老师的坚守,37年来为什么没有选择离开大山?她总说:“我是农村人,在紫照待出了感情,要是我走了,那谁还敢来?”朴实的话语感动着我,对于她,离开紫照,无疑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37年的坚守,二万八千四百多节课,常年的过度用嗓,柏老师声音嘶哑。2014年9月10日被诊断为声带息肉,息肉体积过大,堵塞声门引起失声。你们可以想象:一个热爱教育的老师,失去了声音是怎样的情境?就如同蜻蜓失去了翅膀,运动员失去了双脚!手术过后,在家养声的一个多月里,本应少说话,多休息。但她实在不忍心丢下班里的孩子,每天都关注班里的学生。把班干部会议放在家里召开,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每天布置班级工作,雷打不动。把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请到家中,给他们谈心、补课……一支笔、一张纸就是她的声音,一讲台、一黑板就是她的一生。
在紫照,柏老师的影子遍布学校。面对即将考试的孩子,临产的杜芳老师,选择了学生,离校仅仅十天,就诞下了小王子;提前结束产假返校上课的谭先希老师还带着一个月的宝宝;面部神经瘫痪带病上课的谭术芳老师,一个都不能少的熊忠树老师……这就是紫照的脊梁!这就是紫照的精!气!神!或许就是她们渲染了大山的美丽,或许是厚重的大山衬托了她们的执着和坚守。总而言之,我觉得这是最美的结合,最真的教育。这不就是我们身边的周娟吗?
教育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仅仅写满了简单和平凡。教师在辛苦中呵护幼苗;在劳累中浇灌花朵。好自豪!我们都是这群可爱的教师!以周娟精神为食粮,多年来一直坚守教育事业,或许身患重疾,或许孤独相守,或许背井离乡。但我们用平凡的生活,点亮了不平凡的希望。虽然我们没有高颜值,也没有高设备,更没有高薪资,但我们有高热情、高追求,更有高情怀。
此时此刻,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奉献。为了梁平的教育,让我们大声宣言: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双手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