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大型系列电视访谈节目《绿色中国大讲堂》——“国际湿地城市市长话湿地”走进梁平,13个国际湿地城市领导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湿地保护利用,共谋国际湿地城市发展。
《湿地公约》秘书长穆松达•蒙巴视频致辞。重庆市梁平区人民政府区长陈孟文,湖北省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副局长柯艳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田金龙,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包建军,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江新洪,海南省海口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燕,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向豫 ,湖南省常德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章杰,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润生,山东省济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宫晓芳,辽宁省盘锦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同连,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王越飞,江苏省盐城市林业局三级调研员花德政受邀作主题演讲。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副局长李春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主编邵益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湿地公约科技委委员、国际湿地城市独立评审组专家、国家湿地科技委员会副主任雷光春;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生态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安树青;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国家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袁兴中作点评并对湿地保护利用提出意见建议。
穆松达•蒙巴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作为国际湿地城市最多的国家,中国积极履行湿地公约,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保护成就斐然,为加快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贡献。当前,全世界近90%的湿地已经退化或丧失,严重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全球对湿地的认识,采取共同行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期待大家在今天的活动中积极分享经验、建言献策,为世界湿地治理提供中国智慧。
节目直播中,13个中国国际湿地城市的代表依次登台,围绕“国际湿地城市,美丽中国智慧”这一主题,立足各城市实际,从加强湿地保护修复、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发面交流经验、展示成果、探索未来。大家的演讲既有可观可感的鲜活事例,又有成效显著的典型做法,更有思远谋近的发展思路,赢得了与会嘉宾的阵阵掌声。
与会领导、专家对13个国际湿地城市的湿地保护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李春良建议:各个湿地城市要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打造好国际湿地城市这张生态名片,积极打造区域示范效应,认真履行湿地公约义务,加强湿地交流与合作,创建保护湿地和改善民生相结合的典范,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湿地贡献,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邵益生建议:要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生态、重视社情民意、顺应经济规律,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常纪文建议:要结合本地实际,严守城镇开发边界,进一步夯实生态基础,并以点带面推动绿色经济发展。雷光春说: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进一步打造好国际湿地城市,让优美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安树青建议:要进一步凝聚政府、企业、高校、科研等各方力量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好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袁兴中说:13个国际湿地城市展示了优美的湿地生态风采,讲述了国际湿地城市建设的精彩生态故事,实现了湿地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期待13个国际湿地城市未来更加美好、诗意更加浓厚。
大家认为,中国自古就有天地共生、道法自然的理念。传承至今,在湿地保护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13个国际湿地城市保护湿地的做法和经验效果,值得其他一些城市学习借鉴。与会者呼吁更多的城市加入到国际湿地城市的建设中,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节目中,梁平还为梁平区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梁平国际湿地城市提升专家委员会专家颁发了荣誉证书和聘书。
访谈节目《绿色中国大讲堂》——“国际湿地城市市长话湿地”以直播形式,向全球直播。(石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