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是我区小麦生产上的灾害性病害,大发生年份常流行成灾,造成严重减产,重者颗粒无收。入春以来,气温回升较慢,降水较少,温湿条件不利于锈菌孢子的萌发和侵染。我中心于2月至3月2日着力开展了小麦条锈病普查工作,3月2日在柏家镇海拔高度600米左右的龙峰村2组普查发现发病土块1块(0.1亩左右),发生形式为中心病团(40株),中心病团病叶率为54%。今年我区小麦条锈病始见期较去年早7天,较常年(平均始见期为3月9日)早7天。预计今年小麦条锈病在我区中等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0.8万亩左右。根据目前小麦条锈病的发病现状和后阶段的天气情况,预计小麦条锈病3月下旬在我区各地开始陆续发病,4月中旬即可流行成灾。
各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应立即开展小麦条锈病的普查工作,尽可能多地增加普查人手和扩大普查范围,并将普查结果及时上报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植保站,同时加强防治宣传力度,备足防治药剂,做到发现一点防治一片,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采用统防统治方式。
防治用药:
1、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50克/亩。
2、12.5%戊唑醇水乳剂40-66ml/亩。
3、25%丙环唑乳油33-50克/亩。
4、30%已唑醇悬浮剂8-12 ml/亩。
5、25%粉唑醇悬浮剂24-32 ml/亩。
6、70%氟环唑水分散粒剂8-12克/亩。
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兑水30-45公斤手动喷雾,或兑水7-8公斤机动喷雾。在小麦条锈病初发期施药。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有关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梁平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梁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6000570号-1网站标识码:5002280002 渝公网安备50022802000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