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梁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行政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梁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行政规范性文件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重庆市梁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重庆市梁平区重点寄生虫病防治

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梁平卫计发〔201857


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各中心卫生院、镇乡卫生院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提高我区重点寄生虫病防治水平,按照市级方案要求,我区结合实际制定了《重庆市梁平区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梁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420

重庆市梁平区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行动

实施方案(20182020年)

寄生虫病是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防治力度,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全区土、食源性寄生虫病感染率较2007年下降了79.18%,疟疾消除工作也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伴随着人员流动的加剧,输入性疟疾、输入性血吸虫病、输入性包虫病和输入性黑热病等疫情风险加大,全区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为搞好我区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按照《重庆市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健全完善重点寄生虫病防治监测网络。

1.区疾控中心和各医疗机构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及时诊断、报告和处置输入性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到 2020 年,输入性包虫病病例报告率、个案调查率均达到100%,无本地病例发生;

2.开展对土源性、食源性线虫等重点寄生虫病监测。我区为2018年市级流动监测项目区县,将按方位选取5个乡镇开展土源性、食源性线虫等重点寄生虫病监测工作。

(二)控制重点寄生虫病感染率。

1.控制肝吸虫等食源性寄生虫病感染率,维持在小于1%的低感染水平。

2.控制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按照类区县标准,到2020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控制在7.5%以下。

(三)提高核心知识知晓率。

2020 年,全区中小学生寄生虫病核心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 95%,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 90%

(四)推进改水改厕工作。

2020 年,全区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85%;居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95%

    (五)提高防控能力。

各级临床医疗机构感染科或全科医生和实验室微生物检验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100%,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合格率达到 95%。区疾控中心保持并持续提升重点寄生虫病实验室检测能力。

二、工作措施

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要采取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实施改水、改厕、改善环境、改善行为和药物驱虫等综合防治措施。

(一)加强疫情及流行因素监测。

1.适时开展疫情及流行因素监测,掌握疫情的动态变化和流行因素变化。监测内容包括重点寄生虫人群感染状况、肝吸虫保虫宿主和中间宿主情况、肝吸虫监测点人群卫生常识与行为状况、土源性线虫监测点土壤污染和相关因素等监测。

2.区疾控中心要做好全区监测指导工作,定期分析研判疫情,提出科学防治措施,加强与市疾控中心的工作联系,为我区监测提供技术培训、健康教育等支持。

(二)切实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干预。

我区钩虫、蛔虫感染率均大于5%,将本着知情自愿的原则,按照寄生虫病防治技术方案的要求对重点人群开展驱虫工作。到2020年,重点人群驱虫覆盖率达到80%。钩虫感染重点人群为:有钩虫感染危险行为的 15 周岁以上常驻居民,如菜农、果农和牧民等;蛔虫感染重点人群为:3-14周岁常驻居民。

(三)加强健康教育,养成健康行为。

1.创新宣传方式和载体。针对寄生虫重点人群特点,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结合健康教育及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刊播钩虫病、蛔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引导大众自觉养成健康生活行为。

2.培养良好卫生行为。在钩虫病、蛔虫病等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区,针对农民等田间劳务工作者重点宣传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避免赤足下田耕作;在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区应重点宣传和引导群众养成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的饮食习惯。

3.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积极协调区教委,将土、食源性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学生向家长和社会传播防治知识。

(四)部门协调、群防群控。

积极协调各部门,切实加强供水工程建设,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供水水质进行卫生监测。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及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粪便管理和无害化处理,积极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防止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进入鱼塘,减少寄生虫卵污染环境。

     三、组织领导

(一)组织保障。

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各部门各负其责,共同做好防治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确定优先防治钩虫病、蛔虫病等土源性线虫病。并将重点寄生虫病防治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强化目标管理。

(二)经费保障。

积极争取将防治工作经费纳入区财政保障。广泛动员和争取社会各方力量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重点地区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三)技术保障。

在市级寄生虫病防控专家库专家的技术指导下,加大对各级医疗卫生、畜牧兽医人员的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和检测技能的培训,提高专业人员业务素质;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四)定期评估。

区卫生计生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分别于2018年和2020年对行动实施情况进行自评。

重庆市梁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420日印发


重庆市梁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