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重庆市梁平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日期:2020-06-15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8MB13402344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9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梁平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梁平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发展优质绿色高效农业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提供监测预警和防治保障   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推广农机化 提升土肥质量。负责种植业 农药 农村能源产业技术推广 安全服务体系建设 收集农业信息 负责安全监测并接受委托检验 承担国家   市 区新品种试验推广培训 土壤分析评价 肥料配方培训和试验示范 植物病虫检测预报防治 负责项目实施管理

重庆市梁平区双桂街道迎宾路134号

法定代表人

罗绍岳

开办资金

8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梁平区农业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10.0478

1575.1473

网上名称

重庆市梁平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5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无变更

一、粮油生产(一)全年粮油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完成情况。今年预计水稻种植面积42.5625万亩,与上年持平,其中优质水稻25.7万亩,较上年增加4.9%;推广直播稻示范2000余亩,较去年增加1倍,全区平均亩产532.06公斤,较上年增加5%,总产量达22.6456万吨。玉米面积14.6138,与上年持平略减,亩产388公斤,较上年增4.06%,总产量5.6702万吨,较上年略增。豆类总面积14.2383万亩,较上年增加0.24%,总产量1.6687万吨。主要以大豆和胡豆为主,播种面积分别是7.5、5.3万亩,绿豆、豌豆播种面积较小,都在1万亩以下,面积较上年略增,增幅很小。薯类作物预计面积24.4074万亩,其中甘薯9.2251万亩,略增,春马铃薯8.78万亩,略减。春马铃薯单产略增,甘薯单产略减,薯类总产量5.8373万吨(折粮产量),较上年减少0.33%。(二)主要粮油作物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情况。梁平今年将主导产业调整为“1+3+X”的模式,即“1”是优质特色粮油产业,水稻是最重点产业,以打造了“万石耕春”水稻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为核心,打造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了农情监测预警为主邓智能管理平台。重视规划布局。全区规划到2021年发展优质水稻28.5万亩,覆盖镇乡18个。规划布局呈“一心两带一片三基地”,即打造安胜星桥镇有机绿色水稻核心片1万亩,新盛龙门明达礼让等镇优质水稻产业带7万亩,荫平云龙和林金带等镇优质水稻产业带5万亩,仁贤聚奎镇优质水稻示范片4万亩,屏锦回龙镇片优质水稻基地4万亩,碧山袁驿虎城镇片优质水稻基地5万亩,蟠龙镇优质绿色水稻基地1万亩。重视产业基地建设。采取基地+业主模式,重点打造产业示范基地9个,总面积3万亩。(三)粮油重点工作推进、重大项目实施情况。我区全年主要实施了产油大县奖励资金和部级水稻高质高效创建工作。(四)关键技术集成、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等方面的成效亮点和突出创新做法1.关键技术集成。优选以推广良种→机械化、轻简化栽培→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绿肥、秸秆还田)→绿色综合防控→“稻经轮作”、“稻禽协同”、“稻鱼共生”等“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形成一批主要技术集成模式。主要是在全区范围内优选一批集中连片,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基地纳入区级试验示范基地,实现集中持续打造。基地实行统一的优质品种、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指导,统一的病虫害检测预警、统防统治等防控物资配套管理,统一推行社会化服务,让承包经营的业主(农户)无忧,基地可持续发展并不断优化完善。目前我区鼓励成立联合社1个,重点打造产业示范基地9个,总面积3万亩:有梁平“万石耕春”水稻绿色产业基地3000亩,仁贤聚奎屏锦镇片优质水稻示范基地10000亩,新盛龙门优质水稻示范片5000亩,明达礼让优质水稻示范示范片2000亩,荫平云龙优质水稻片2000亩,碧山袁驿优质水稻基地发展订单农业2000亩,回龙镇片优质水稻基地1000亩,蟠龙镇高山优质水稻基地500万亩,建设发展稻鸭(渔、蛙、蟹、鳅等)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基地500亩。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注重农产品品牌培育2019年新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246个(包括无公害农产品41家186个,绿色食品16家5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家1个(蟠龙西瓜)),申报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梁平竹根姜)。今年已获证无公害农产品170个,绿色食品18个,有机农产品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截至目前,全区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一名牌一产地”农产品共430个,含无公害农产品360个,绿色食品49个,有机农产品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梁平柚、梁平肉鸭、梁平红羽土鸡),重庆名牌农产品9个,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5个,总产量213497.2吨。创建了梁平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梁平柚”,列入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二)加大监管抽检力度全区全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2389次。其中,巡查认证企业149次、其他基地1905次、农资经营门店335次,提出整改意见88份。对梁平县蟠龙镇扈槽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0家企业27个产品进行了绿色食品年检。全区全年共抽检样品19283个。其中,水果蔬菜农残速测18621个,合格率96.62%;“瘦肉精”速测295个,合格率100%;上级风险(例行)监测(含交叉抽样)蔬菜、水果、食用菌、稻谷样品232个,合格率100%;“三品一标”等监督抽检蔬菜、水果、食用菌、大米、茶叶、水产品、禽肉蛋等产品135个,合格率100%。(三)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39家企业注册使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57家注册使用市级平台。重庆旭焰实业有限公司、重庆一箭春生态茶叶有限公司被选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试点企业。全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5982家(含“三品一标“等认证企业84家)、农业投入品销售主体27家、33个镇乡(街道)农技中心、农业物联网企业5家驻入梁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平台,通过平台上传农残快速检测信息111780条,上传巡查信息2960余条。(四)加强宣传培训开展品牌创建业务培训会、追溯平台应用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会等,提升监管队伍素质,提升企业生产水平。全年培训镇乡(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内检员等617人次。组织13家(次)企业参加第二届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农产品经销企业对接活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交会地标展、第二十届中国绿博会、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有机博览会等展会,对梁平农产品品牌走向全国、走向国外起到良好推动作用。(五)圆满完成创建任务成功创建梁平柚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已获牌。三、农能环保土肥(一)加强农村沼气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知识宣传工作。完成梁平区2018年两个大型沼气工程的建设管理及日常监管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沼气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梁平区农村废弃沼气池安全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和《梁平区农村沼气安全管理办法》,按照沼气安全检查计划,开展了沼气安全检查工作;印发了沼气安全宣传资料10000份,发放并安装“沼气安全警示牌”10000块,印发了沼气安全宣传挂图10000份,在全区开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和农村沼气报废工作。(二)完成2017和2018年度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项目配方肥、有机肥、缓释肥的采购发放工作;完成水稻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3个、直播稻肥料配方研究试验1个,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1个,继续管理油菜和小麦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各1个;建设玉米、梁平柚缓释肥示范片各1000亩,有机稻有机肥完全替代化肥示范片600亩;建设水稻“秸秆还田+蓄留冬水”模式示范片1.2万亩;完成2018年耕地质量固定监测及示范片土壤样品的送样工作及采样数据录入工作以及2019年耕地质量固定监测及示范片土壤样品的采集工作,开展耕地质量固定监测点建设及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三)完成全区42个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国控例行监测点位标志牌的设立及上报工作,完成全国地膜残留监测网国控监测点的地膜残留监测工作。申报并实施2019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建设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4个。(四)开展梁平区第二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审核斧正工作,印发并上报梁平区2018年度农业污染源普查总结报告;开展梁平区“五沿”区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的评审工作,印发并实施梁平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填报了梁平区农村人居环境信息系统平台数据。四、植保相关情况(一)病虫监测预警。   重点对小麦、油菜、水稻等作物重大病虫害开展了系统调查和普查,发布《植保情报》12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二)病虫害防控。全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438.2万亩次,防治311.72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71.14%。全年实施全程社会化服务、统防统治示范项目等为载体的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71万亩次,主要粮食作物统防覆盖率41.06%;大力推进水稻、果树、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全年实施绿色防控面积47.86万亩次,水稻、果树、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1.13%。(三)科学用药推广。通过举办科学安全用药大讲堂,重点对专业化防治组织负责人、机防手、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开展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培训5次, 培训人员660人,发放培训资料2000份,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用药意识,提升了科学安全用药水平。(四)严格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9份,总产量514510千克,   160000株,涉及重庆庆丰种业等7个申报单位,64个品种,5个作物,种植面积2152.80亩,未发现检疫对象。签发植物检疫证书36份,调运数量 1411850千克, 35300株,涉及40个调运单位,涉及56个品种,7个作物。(五)疫情调查及防控。开展了以稻水象甲、柑橘大实蝇、溃疡病等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踏查面积近10万亩。我区稻水象甲疫情发生面积已在紫照、福禄等15个镇街发生,发生面积10.3万余亩;柑橘大实蝇在梁山、福禄、曲水等14个镇街发生,发生面积0.7万余亩;其他检疫性有害生物未发现。五、梁平柚产业(一)全面深化落实柑橘产业发展规划。围绕《梁平柚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三线+三带”的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以梁平柚一体化配套建设专项基金项目、中央现代农业柑橘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特色效益农业切块资金项目等为载体,按照标准园、准标准园进行扩面增量.(二)开展柑橘园标准化生产管理。按照《梁平柚生产技术规程》,以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为载体,准备开展柑橘园冬季标准化生产管理,采取修枝、翻土、施用生物有机肥和柑橘专用复合肥等措施,提高梁平柚果实品质和外观形象。(三)强化了梁平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以开展技能培训和实施柑橘科技支撑项目为契机,组织专家深入合兴镇、虎城镇、荫平镇等梁平柚基地乡镇开展标准化生产管理技能培训,现场操作示范,发放技术资料。(四)成功举办全国首届农民水果(梁平柚)采收运动会暨重庆市第四届农民水果采收运动会、第二届长江三峡(梁平)国际柚博会。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及论坛,即打造高定位宽视野开放交流平台、开展柚子学术技术交流、促进柚产地与柚销区对接,推动了柚产业跨区域合作;又与市内市外紧密了合作,大大增强“梁平柚”品牌效应,“梁平柚”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大幅提升。六、农业机械化(一)积极实验示范,农机技术推广进一步深化。一是玉米机播实验。在大观开展玉米机播试验示范、面积达500余亩。二是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开展水稻无人机植保面积1.2万亩,有效的实现了水稻机耕、机械化播种育秧、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植保等环节的机械化生产。四是全力保障完成2019年度水稻机收任务。(二)精准政策落实,农机项目实施进一步细化。组织区财政、33个乡镇(街道)和部分农机经销商,详细解读了农机具补贴政策,明确了工作开展要求。截至目前,新购买的农机具正在稳步有序地进行申报补贴工作,预计推广补贴农机新机具3400余台套,使用购机补贴资金300余万元。研究制定《关于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的通知》,积极争取区级财政经费,对机插育秧软盘累加补贴至90%,育秧播种机累计补贴至50%,给予乡镇(街道)机插秧宣传培训经费5元/亩。(三)从严农机审核,购机补贴监管进一步强化。强化区、乡、村分级监管责任机制,层层签订农机购置补贴监管工作责任书。强化对经销企业的监管、指导与服务,督促经销企业搞好售后维修服务。(四)加强农机培训。   充分利用农机流通协会、农机驾操协会、农机合作社三大平台及梁平报、梁平电视台、梁平农业信息网三大传媒,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注重日常宣传与水稻机插、油菜机收等季节性集中宣传有机结合,大力营造浓郁的农业机械化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重庆市梁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授予2019年度先进集体称号 获得2019年科技进度一等奖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吕志西联系电话:18883703617  报送日期:2020年02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