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874534174XH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梁平区文化馆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梁平区文化馆(重庆市梁平区梁山灯戏剧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 繁荣群众文化事业 提高全民文化素养 。组织承办群众文化艺术活动 开展群众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 培训文艺骨干和社会文艺团体 举办艺术展览 做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挖掘 保护 继承民间文化遗产 辅导乡镇(街道) 社区群众文艺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梁平区梁山街道梁山路58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曦 | |||
开办资金 |
123.1(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梁平区文化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25.3 |
292.2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1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文化惠民,全民艺术普及做深做实。 一是免费开放相关工作,全年场馆网上预约1000余次,进馆人次10万余次,举办春秋两季免费开放培训班40余班次,班次名额“一位难求”,平均年龄由之前的60岁减至50岁左右,惠及群众3万余人次。二是文化下乡,送演出、送展览、送培训等到全区各乡镇街道及20余个中小学,100多场次惠及群众10余万人次,让更多农民朋友、乡镇中小学生感受多元文化,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城乡均衡,有效提高满意度,覆盖率达到100%。三是充分利用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形式,拍摄和购买慕课,常态化开展云展演、云讲座等。今年,我馆有幸被市文化旅游委选中参加“全民艺术普及资源库建设”地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项目,市群艺馆在区文化馆组织拍摄街舞和梁山灯戏慕课,这是全市第一个选中担任慕课拍摄的区县馆。梁山灯戏《卖驴》《刻舟求剑》等精品剧目参加全国鼓曲联盟云展演,2022年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号、云平台等关注度提高率为30%。 二、激励创作,文艺作品成果丰硕。一是参加赛事成绩斐然。全年统计梁山灯戏、美术摄影、舞蹈声乐等参赛作品30余件,荣获国家级奖项2个,市级奖项10余个,并荣获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委颁发的组织工作奖三次。二是专业辅导效果明显,参加的重庆市梁平区(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暨担当作为“好支书”评选活动,所编排的参赛作品囊括前4名。辅导西苑小学《黄角树下》、楚家完小《小小监督员》、蟠龙小学《陆游问路》、泰和小学《柚子树之盼》,均获梁平区2022年中小学艺术节展演一等奖佳绩。三是组织文艺骨干和业务专干开展“深入生活、扎根群众”的文艺采风活动3次,围绕党的二十大、乡村振兴、抗疫扶贫、生态环保、歌颂家乡等主题创作梁山灯戏《希望的田野》《要钱》、歌曲《党旗》《梁平是我家》《山水为邻》、小品《一根松木》等文艺作品。 三、积极融合,文旅活动迈向新高。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一年以来,圆满完成耕春节、晒秋节、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绿色中国行等农文旅节庆品牌活动文艺演出,指导并参与乡镇为主导的文旅品牌活动10余次,如竹山镇采笋节、合兴街道采李节等。在景区演出20余场次,重新编排《走,去梁平耍》《乡愁梁平》脍炙人口的作品等,吸引景区人气,为梁平文游推广、全区旅游产业化建设贡献自身力量。 四、勇于作为,梁山灯戏传承效果显著。一是针对梁山灯戏活态传承重点在于培养人才,组织剧团青年演员参加各类线上线下业务培训,督促日常练功,启动灯戏经典剧目复排工作,目前大部分演员可以独立演出。二是继续开展业务考核,综合评选一、二、三等次,发放考核奖金,激励优先,提升个人荣誉感,稳定队伍建设。三是持续开展戏剧进校园品牌活动,写进中国文化报、为文旅部表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提供实践素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黄春燕 联系电话:18883357646 报送日期:2023年0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