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重庆市梁平区妇幼保健院2022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日期:2023-07-07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8451828202L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梁平区妇幼保健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梁平区妇幼保健院(重庆市梁平区妇女儿童医院、重庆市梁平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妇女儿童提供保健服务 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 承担全县妇幼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指导 监测 质量控制及妇幼卫生计生信息资料统计上报 为基层卫生计生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开展妇幼保健 计划生育服务 妇女儿童疾病防治及相关医疗服务等工作

重庆市梁平区双桂街道福德大道9号

法定代表人

薛南平

开办资金

217(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梁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221.91

13488.63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1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规定变更登记规定执行。

2022年,在区卫生健康委的正确领导及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的支持下,我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六届二次全会部署,实施“1139内涵提升”工程,全院上下战新冠疫情、护妇幼平安,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022年,医院围绕“1个加强,1个保障,3项坚持和9项重点任务”的“1139工作思路”,夯实硬件基础,推动业务发展、技术突破、服务提升。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一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决议、梁平区贯彻落实意见,持续用理论学习为党员干部“补钙壮骨”,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营造学习氛围,集中学习13次,集中讨论2次,撰写心得体会30余篇。二是努力构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格局。印发《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医院意识形态应急预案》,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和重点人员管控。三是加强宣传引导。2022年通过新华网、上游新闻、今日头条、梁平网等新闻媒体发布正面宣传报道24篇;向区卫生健康委编报医院简报26期;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宣传信息166篇,微信公众号全年新增粉丝5093人,累计阅读量达17万次。四是全面开展党建提质行动。完善医院党总支部、党支部、党员“三位一体”组织体系。深化“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书记由业务骨干担当的比例达到100%,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的比例达到100%。五是全面打造党建先锋载体。在疫情防控中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先锋载体”建设,在发热诊室、检验科设党员先锋岗2个,在门诊大厅、核酸检测区设党员责任区2个。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惠民服务。 二、全面加强工作保障。党政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向区政府及区卫生健康委、区财政局等上级部门专题汇报,力求解决新院建设债务、争取妇幼相关项目、汇报单位发展进展,寻求区委、区政府,区卫生健康委等各级部门的支持。 三、全面做到三项坚持。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思维,科学谋划;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 四、重点抓好九项任务。 一是以妇幼保健院为核心,完善乡镇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加强加固基层网底。全年共免费儿保6717人次,免费孕保8000人次,免费发放叶酸3130人,免费宫颈癌筛查12081人,乳腺癌筛查12151人。 二是加快推进妇幼专科联盟建设,组建“5+2+N”运行模式,上挂3人,下派4人,接收成员单位到我院进修23人次,基层患者上转19人次,义诊宣传10次。 三是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妇幼保健疾病防治中作用。突出中医药治疗优势,进一步改进中医治未病,开展脐疗、督脉灸、任脉灸、雷火灸、温针灸等诊疗服务。建设智能化中药房,引进中药配方颗粒智能调配机,精准调配中药配方颗粒。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及药品采购金额比例达标,分别为50.95%、43.2%。 四是抓好项目带动。通过普惠项目和公共卫生项目,如尿失禁、两癌筛查等,带动业务发展。 五是实施创建工程。召开创建推进协调会议10余次,开展质控检查12次,印发《质量与安全工作简报》12期。多次邀请市级专家到院进行现场指导,完成三次自评工作,完善医疗、护理、院感相关制度100余个。 六是健全学科发展体系。坚持“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理念,新开设不孕不育专科、口腔科、睡眠心理科、全科医疗科。 七是质量提升工程。借助市妇幼专家资源,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病历、手术、查房教学医疗服务质量。微创手术占比呈逐年上升,2021年同比上升3.54%、2022年同比上升15.63%。三、四级手术占比2021年占7.47%,2022年占22.25%。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结合实际制定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入组后完成率80.58%。 八是加强科研教学工作。新技术、新项目申报数量明显上升,2020年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仅8项,在2022年达到了23项,其中剖宫产术后再次阴道分娩技术给降低剖宫产率做出了贡献,臀位外倒转术、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引产术、经阴盆底重建术、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等技术填补了我区的技术空白 九是加强妇幼健康教育工作。通过世界麻风病日、全国疟疾日、血友病日、两癌筛查、全民营养周、母乳喂养周、唐氏筛查、地贫日等开展卫生主题日活动,开展线上孕妇学校,通过孕教云平台授课50课时,超7000孕产妇受益,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妇幼健康科普推文30多篇,受益人数达16197人。 十是全力打好疫情攻坚战。承担我院新冠疫苗接种医疗救治,成人、儿科医生下乡参加儿童疫苗保障9月;参与学校采样9次,累计约8万人次;参加区域大规模采样11次,派出医生364人次;5次临时追阳任务,派出医生40人次;长期驻扎酒店医生7人进行“扫楼”任务;隔离酒店长期驻扎医生1人,方舱工作医生23人,且在11月底我院住院部成功改造成妇幼方舱,顺利接收患者入住。 五、2022年主要成效 一是业务有突破。全年门诊服务86905人次,同比增长12.19%,住院3787人次,同比增长19.92%,医疗业务总收入4596万元,同比增长28.27%。 二是工作有亮点。通过细化管理流程,明确了职能分工,持续保持孕产妇零死亡已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至3.04‰,均达到“两纲两规”要求。主要领导在市级孕产妇健康管理培训会上作交流发言,其成功经验得到市级专家和领导一致好评。我院在全市妇幼保健院绩效考核中2021年排名15,上升4位。 三是管理有优化。全区“两癌”筛查转变传统筛查模式,由结果质控转变为实时质控,宫颈阳性筛查率由去年的655.22/十万上升到1647.21/十万,乳腺阳性筛查率由去年的57.92/十万上升到139.91/十万。叶酸发放重点放在孕优中心,叶酸服用率和知识知晓率大幅提升,有效降低神经管出生缺陷发生率。婚检窗口搬迁至婚姻登记中心,开展免费婚检、孕优检查一条龙服务,婚前医学检查率由2019年1.75%上升至2022年74.05%。妇幼群体保健7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其中5个项目获得全市先进表彰。 四是荣誉有收获。2022年我院获全国女性卵巢保护与抗衰促进工程“更年期特色门诊中心”;李凌、张锐获重庆市第二届“妇幼健康杯”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获区儿童保健知识和技能竞赛“优秀示范奖”;获区2022年度抗疫“先进集体”;获区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2022年度“先进分会”;李凌获区委宣传部“学习新思想 展现新作为 喜迎二十大”微宣讲活动片区赛第三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有效期限:自2016年6月29日至2031年6月28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万沛滈  联系电话:15808081817  报送日期:2023年03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