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重庆市梁平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日期:2025-07-18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8451827840D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  年度)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梁平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和人才服务。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就业创业等职业培训 承担失业保险有关经办服务工作 负责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及日常管理 开展创业指导服务 开展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 统筹劳务开发和农民工综合服务工作

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新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4楼

法定代表人

魏国

开办资金

67(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梁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91

9.36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8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4年就业工作开展情况 一、锚定目标,接续奋斗 市委晾晒指标完成情况。2024年,全区城镇调查失业率5.4%,控制在5.5%以内,列全市B档、第18名,同考核组第2位;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5.2%,列全市C档、第14名,同考核组第10位。 市局下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024年,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65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000人的113.04%;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695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400人的289.88%;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00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600人的187.94%;通过“重庆智能就业平台”发布用工信息1908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200条的159%;职业指导16460人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000人的182.89%;职业介绍成功6333人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000人的211.1%;高校毕业生小程序联系率和服务率100%;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39笔1.8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75亿元的106.86%;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496人(含家服培训),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400人的104%;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4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37万人的103.3%;重点群体帮扶就业率列全市前列并书面通报表扬。 二、优化服务,助企纾困 一是就创服务促企业。开展“梁平益企行”就创服务活动,以“进企业、送服务、找差距、解难题”为主题,开展上门服务活动,精准对接,“靶向”施策,真心真情助企纾困。走访企业200余家,“渝职聘”应入驻企业198家,实际入驻183家,入驻率92.42%,实现服务覆盖率与实效性双提升。二是强化用工稳企业。定期收集汇总岗位信息,广泛发布,形成快速收集、广泛推送、及时知晓的联动网络。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45场,入场企业881家次,提供岗位2.9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近6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三是落实补贴惠企业。继续执行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的政策,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比例均为0.5%,持续为企业减负降本。全区失业保险费总收入1818.12万元,共为2454家失业保险参保单位累计减收失业保险费1818.12万元。为35家次企业单位发放社保补贴180.38万元。为重庆平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利财管道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13.8万元。为6家企业认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四是精准培训助企业。面向两后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军人以及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行常态化监管制度,规范标准,提质增效。家服培训151人,新市民培训800人;开展劳务经纪人培训378人(其中专职培训35人、兼职培训343人);梁平璧山共同开展培训367人。发放培训补贴1576人382.87万元。 三、政策发力,便民为民 一是提升青年就业服务效能。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工作。2024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5.71%(其中困难毕业生就业率100%);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率97.94%。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就业率77.05%(人社部调度范围内)。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282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63%。引导就业见习基地开发优质见习岗位,促进青年群体就业。全区现有见习基地52家,募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1030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50个的121.17%,为250名见习人员发放见习补贴179.98万元。二是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保障。会同区交通、公安等部门,开展春节期间“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针对有返岗务工需求的农民工推送岗位信息2万余个,以院坝会、场镇赶集摆摊设点等形式举办政策宣讲会356场,宣传覆盖面达10万人次。在区内主要交通枢纽和群众集散地设置223个就业服务站(点),为2.79万余农民工提供“1131”精准就业帮扶。因地制宜开展暖心慰问进企业、进村社活动,走访慰问农民工1.77万余人次。三是加大脱贫人口等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牢牢抓住“不发生脱贫人口因失业返贫”这条底线,确保就业规模保持在11434人以上。为7109名跨区域就业脱贫人口发放外出务工交通补贴115.4万元。为68名脱贫人口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3.4万元。为2094人次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1272.86万元。以工代赈带动就业务工人数4320人,支付劳动报酬4919.21万元。8个就业帮扶车间累计吸纳带动就业人数90人,其中安置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9人(脱贫人口35人、残疾人家庭5人)。对难以通过市场化渠道就业的困难人员进行托底安置,开发公益性岗位1116个,安置公益性岗位951人。为5名困难高校毕业生发放离校求职创业补贴2500元。为2.55万人次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4286.37万元,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1346.52万元,为3人发放生育补助金0.67万元;为48人发放技能提升补贴7.6万元。四是优化人才吸引服务水平。大力开展高水平科技人才服务,现对E、F类人才配备人才服务专员2名,服务专员、联络员60余名,人才服务队伍规模列渝东北片区第二并书面通报表扬,开展人才公寓、兑现安家补助、节日慰问、咨询服务等服务2648人次。五是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效能。档案数字化系统完成率、维护率、使用率均达到100%。全年接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6275卷,档案转出1245卷,档案查阅489人次,档案借阅85人次,收集档案补充资料594份,办理职称档案审核431人次,开具相关证明381份。 四、鼓励创业,激发活力 一是优化创业促就业环境。认真落实一次性创业补助政策和创业培训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创业,进一步提升创业能力,直接扶持自主创业人员939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3人1.4万元。二是构建创业扩就业平台。形成了市、区、镇各2家创业孵化基地的全覆盖体系,现在孵市场主体212户,开展创业服务139次,参与人数1000余人,全年带动就业近1万人。今年,我区市级都梁创业孵化基地孵化成效获评优秀(综合得分列全市第二名)。三是完善创业助就业体系。着力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结合本区产业发展特色,吸纳乐于奉献、素质过硬的企业家加入创业导师队伍,发挥优秀企业家传帮带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创业者的指导,提升所创办企业的整体实力。我区现有高级创业导师1名,中级创业导师6名,初级创业导师21名。四是挖掘创业带就业潜力。落实“渝创渝新”创业促进机制,高度重视有潜力的创业项目,引导毕业生发挥专业所长。推荐指导我区高校毕业生潘彦臣创业项目“重庆汇城数字化生活服务建设”参加2024年“渝创渝新——重庆大学生创业启航计划”,获三等奖2万元创业资助金,带动就业30余人,辐射5000余人。 五、守正创新,亮点频出 1.打响“梁家零工”特色品牌 迭代升级零工市场,完成线下33个乡镇(街道)零工市场建设,上线“梁家零工”微信小程序。现已入驻422家用工主体,提供2100余个零工岗位,“梁家零工”服务3300余人次,为供需双方精准匹配1030人次。 2.开展“梁平益企行”就创服务活动 组成3个走访调研工作组,为辖区248家企业上门送政策、查实情、解难题,“手把手”帮助企业注册“渝职聘”账号,方便企业“吃透弄懂”惠企政策,确保符合政策条件的“应享尽享”。 3.建设“33+”劳务经纪人队伍 全力打造由33名乡镇(街道)专职和343名村社兼职组成的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33+”劳务经纪人队伍,提升基层人社公共服务质效。 4.荣获重庆市乡村振兴贡献奖先进集体称号 2024年7月,梁平区就业和人才中心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重庆市乡村振兴贡献奖先进集体(全区唯一一个)。 5.创建市级充分就业社区(村) 屏锦镇兴平社区、云龙镇沙垭社区、竹山镇猎神村获评市级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村)。 6.举办第二届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人才节 梁平区联合万州、长寿、垫江、忠县及四川邻水、达川、大竹、开江等川渝九区县成功举办第二届明月山绿色示范带人才节联合引才活动,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交流,推动人才一体化发展。 7.央视媒体报道《重庆梁平:为退伍老兵送岗促就业》 加强新闻宣传,联合区人武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专场招聘会助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获《央视网·正午国防军事》专题报道。同时,积极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全年累计被国家级主流媒体采用4篇、省(市)级主流媒体采用5篇、市级部门采用11篇,宣传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