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乡村振兴> 成果展示

科技赋能,渔民当起“甩手掌柜”

日期:2022-03-09

126余亩鱼塘需要多少人管护?夫妻俩就够。在重庆市梁平区礼让镇川西村,自动化设备解放了养殖大户罗小红的双手,规模化生态养殖成为她振兴乡村的财富密码。

  罗小红曾在西南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度过四年大学时光,上学时接触到的现代养殖技术在她心里种下了乡村振兴的种子。毕业后虽有一份收入不错的主管工作,但罗小红心中一直有一个养鱼的梦。

  “依托自动化设备发展现代渔业!”2010年,罗小红在家人的支持下辞职返乡,126余亩鱼塘成为她大显身手的新天地。

  投喂鱼饵曾是养鱼过程中最耗费人力的一环,传统人工撒饵1个鱼塘需要2小时,旺季每天就要投喂3次。安装自动投饵机后,她只需要将鱼饵放进机器并设置好投喂量、时间间隔,不到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27个鱼塘的投喂。

  除了自动投饵机,鱼塘还安装了自动增氧机、水质监测大屏,并利用无人机投放生物制剂,动态保障养殖环境,防范夏季高温带来的风险。作为川西村的“民间河长”,罗小红还带头建立了尾水处理池。鱼塘排出的养殖尾水经过过滤坝、生物处理池等设施的层层处理,水质清澈透明。

  每个鱼塘的鱼苗大小、品种、生长周期都不尽相同,鱼儿错峰成熟让罗小红只需在集中捕捞时请工人来帮忙,平时夫妻俩做好投饵、巡塘等管护工作即可。

  “每两个小时1次巡塘虽然枯燥,但养鱼必须要时刻关注鱼塘变化,将风险控制住。下一步我们将对鱼塘周边的摄像头进行升级,增加自动监测预警等功能,以后坐在家里就能轻松‘巡塘’了。”罗小红说。

  规模化养殖每年为罗小红带来数笔上万斤的大订单,四川、贵州的客户也主动上门订货。2021年罗小红的鱼塘收入达一百多万元。

  在罗小红等养殖大户的带动下,如今川西村大部分村民从事渔业养殖,年孵化各类鱼苗10亿尾,产值超过6亿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川西渔村”,乡村振兴的《渔光曲》越奏越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