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关怀版
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信息 > 部门街镇

屏锦镇“三建三筑”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日期: 2022-02-10
字体:


屏锦镇新桥社区召开院坝会,听取村民建议意见。(资料图片)


屏锦镇干部群众在打扫公共区域卫生。(资料图片)


近日,屏锦镇兴平社区“五老调解室”,调解人员在调解居民矛盾。


屏锦镇兴平社区的网格化治理微信群。


近日,屏锦镇兴平社区网格员上门登记居民信息。

文/图 梁平日报记者 王小玉

  友善和睦的邻里关系、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的便民服务水平……阔步新征程,如何开创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让农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屏锦镇在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的征程上,一件件实事好事凝聚暖心之举,一个个创新举措解决群众之困,一个个治理新招见证镇村之变。

  近年来,屏锦镇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依托“三建三筑”提升治理效能,持续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在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真正实现了“干群零距离、矛盾全介入、问题快消化、矛盾不上交”,构建了社会治理的良好新格局,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立机制   筑起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手捧香气四溢的热茶,听着温暖贴心的劝解,不到半个小时,两户因公共区域占用问题发生口舌之争的居民放下矛盾,握手言和。这是近日在屏锦镇兴平社区“五老调解室”发生的一幕。居民之间发生的不少纠纷,都能在这间简朴又温暖的屋子里,化“干戈”为“玉帛”。

  据了解,兴平社区将原有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升级,建立居民议事机制,设立了“五老调解室”,按照“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居,矛盾不上交”原则,专门提供居民纠纷化解、家庭矛盾调解、上访事件调解等服务。调解人员由该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先进组成,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正义感强、群众基础好、了解民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更加得心应手。

  “我们用心投入,不是为了挂个牌子、做个样子,而是因为社区真正需要。像兴平社区这样一个大家庭,居民之间发生矛盾纠纷是难免的,但我们要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社区、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兴平社区党委书记曾庆国说,设立“五老调解室”,不仅为基层调解工作注入了群众力量,还为社区“枫桥经验”落地工作提供了保障,为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打开了思路。

  据统计,屏锦镇21个村(社区)的“五老调解室”从2019年成立至今,已受理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89件,调解成功率100%。

  此外,该镇从2016年开始施行平安建设工作例会制,每月“雷打不动”地召开平安建设工作例会,研判分析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和化解办法,向综治专干传授调解方法技巧,安排落实禁毒、防邪、反诈、扫黑除恶、校园环境整治等工作。

  “和睦社区许某一家因边界问题,邻里纠纷长期存在。我们了解情况后,及时组织镇村干部、社区综治专干和党员、居民代表,在许家大院子召开居民议事会,现场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屏锦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案例正是平安建设工作例会制和居民议事机制相辅相成的结果,正是因为不断总结经验和技巧,才让一个又一个矛盾得以完美化解。

  群众关心关注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只有积极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才能从根本上“化干戈为玉帛”,使上下左右和谐安宁。

  建好平台   筑起联系群众线上“连心桥”

  屏锦镇面积约1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万人,全靠镇、村干部一双手干事,不仅累,效率也难以提高。如何找到群众与干部之间联系沟通的便捷通道,镇政府反复思量,决定与时俱进,在传统举措之外,巧借科技信息化大优势,把社会治理的路径拓展到大数据领域,以互联网思维推动社会治理向“智”理升级。

  由此,“幸福兴平”“活力新桥”2个微信公众号应运而生,大大畅通了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让社会治理“精准度”大幅提升。

  公众号由公共服务、公益服务、生活服务三个板块组成,利用线下的网格化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化手段服务社区居民。三个板块又分别链接五个子菜单。如子菜单中的求助服务,专门受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工作建议、政策咨询等事项,做到“居民有反映、干部有反响”。

  提到“幸福兴平”微信公众号解决问题的速度,兴平社区居民都竖起了大拇指。近日,叶向菊向该微信公众号反映,自家门前下水管道坍塌,需要社区帮忙。社区获悉后,第一时间联系工人修复,不到1个小时,问题得到解决。

  下水管道坍塌等民生问题的快速解决,正是屏锦镇“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一个典型,类似的例子在屏锦镇不胜枚举。

  “幸福兴平”和“活力新桥”微信公众号运行以来,已有6000余名居民关注,处理群众求助事件521件,成为“枫桥经验”在屏锦镇落地落实的有力佐证。

  屏锦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公众号的推出,架起了干群沟通的又一座“连心桥”,让每一名群众从社会治理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建强根基   筑起网格化管理“防火墙”

  “实行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太好了,我们反馈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说起网格化管理,兴平社区居民纷纷点赞。兴平社区自开展网格化管理以来,不但能及时处理群众求助或反映的问题,还进一步拉近了群众与网格员的距离,充分发挥了网格工作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纽带作用。

  “社区进行网格化管理以来,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划分了14个网格,竖向管理,横向织网,充分调动居民自身力量,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曾庆国介绍,这其中网格员的作用至关重要。网格员作为党的政策在基层的“宣传员”、发现各类问题的“信息员”、化解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生产经营单位的“消防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一人多才”才能满足居民各种生活需要,才能高效率地为居民排忧解难。

  为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兴平社区通过加强对网格员的业务培训来提升服务质量,同时还坚持网格员日巡查制度。日巡查制度是网格员每日巡查所负责的片区,查看是否有非法生产、非法经营等六个重点领域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上报;同时,制作网格员公示栏,公开各自负责的管辖区域,公布各区域网格员的联系方式,方便居民来电咨询业务、反映问题,让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网格化管理中来。

  兴平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功范例,只是屏锦镇大力开展网格化管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屏锦镇依托现有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适合基层综合治理基础特点的管理方式,在各社区配置街长、路长、巷长、楼长、单元长“五位一体”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由村(社区)工作人员、组长、治安巡逻队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志愿者等人员成立服务团队,实时采集网格内群众家庭情况、更新群众资料信息、了解群众服务需求、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并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截至目前,屏锦镇通过网格化管理,建立了重点领域台账,共输入社情信息2300余条,清理沿街小广告和门头橱窗广告220余处、楼栋内小广告530余处,解决下水道堵塞及协调农房风貌改造等问题20余次,开展楼院义务劳动50余次。

  “通过基层社会治理,屏锦镇实现了人居环境、群众生活大变样,群众感恩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干部履职尽责、干群关系融洽的良好局面。”屏锦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夯实乡村治理基石,真正发挥人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携手构建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画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