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关怀版
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信息 > 公告公示

梁平县新盛河(任市河)流域水体达标方案(2016-2018年)(简本)

日期: 2019-12-10
字体:

梁平县新盛河(任市河)流域水体达标方案

(2016-2018年)

(简本)

梁平县新盛镇镇人民政府

梁平县龙门镇镇人民政府

梁平县文化镇镇人民政府

二O一六年七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1

1.1 项目实施目的及意义..................................................................................... 1

1.2 编制依据......................................................................................................... 1

1.3 项目实施的工作范围和时限......................................................................... 4

1.3.1项目实施的工作范围........................................................................... 4

1.3.2项目实施水体的达标时限................................................................... 4

1.4 项目实施的阶段性目标要求......................................................................... 4

第二章 项目区域概况............................................................................................... 6

2.1地理位置.......................................................................................................... 6

2.2 自然概况......................................................................................................... 6

2.3经济社会状况.................................................................................................. 7

2.3.1 城镇人口概况...................................................................................... 7

2.3.2 经济状况.............................................................................................. 7

2.4新盛河(任市河)流域水质年内逐月变化分析.......................................... 8

第三章 新盛河(任市河)水环境现状调查分析评估与预测......................... 10

3.1 评估原则与方法........................................................................................... 10

3.1.1 评估原则............................................................................................ 10

3.1.2 评估方法............................................................................................ 10

3.2 评估内容及评估因子................................................................................... 10

3.2.1 评估内容............................................................................................ 10

3.2.2 评估因子............................................................................................ 11

3.2.3 主要评估污染物的确定.................................................................... 11

3.3评估方式....................................................................................................... 11

3.4水体污染现状................................................................................................ 11

3.4.1新盛河(任市河)流域水污染总体情况......................................... 11

3.4.2 工业企业污染现状............................................................................ 12

3.4.3生活污染现状评估............................................................................ 12

3.4.4畜禽养殖污染现状评估..................................................................... 13

3.4.5 城镇饮用水源地及流域水库现状评估............................................ 14

3.4.6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评估.................................................................... 14

第四章 新盛河(任市河)流域主要水环境问题诊断与识别......................... 16

第五章 主要任务和措施......................................................................................... 18

5.1 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18

5.1.1 产业结构调整.................................................................................... 18

5.1.2 保护生态空间.................................................................................... 18

5.2 控制污染物排放........................................................................................... 20

5.2.1 工业污染防治.................................................................................... 20

5.2.2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 20

5.2.3 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2

5.3 节水及水资源保护调度............................................................................... 23

5.4 开展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 23

5.5 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加强水环境管理....................................................... 24

5.5.1 严格环境执法监管............................................................................ 24

5.5.2 完善监测网络.................................................................................... 25

5.5.3 加强水环境管理................................................................................ 25

5.6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 26

5.6.1工程简介............................................................................................. 26

5.6.2工程内容............................................................................................. 26

第六章 重点工程和投资匡算................................................................................. 27

第七章 目标可达性分析......................................................................................... 30

第八章 保障措施...................................................................................................... 32

8.1 组织保障....................................................................................................... 32

8.2 资金保障....................................................................................................... 32

8.3 政策保障....................................................................................................... 32

8.4 技术保障....................................................................................................... 33

8.5 长效机制....................................................................................................... 33

8.5.1 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33

8.5.2 健全管理机制.................................................................................... 33

8.5.3 创新机制............................................................................................ 34


第一章 总 则1.1 项目实施目的及意义

该项目的实施主要为了整治新盛河(任市河)流域未达标水体的污染现状,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改善新盛河(任市河)流域的整体水环境,使其生态环境达到重庆市梁平县环境保护的要求,是改善和提升全县生态环境条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是统筹城乡、促进全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建设“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民富县强繁荣和谐、社会经济永续发展的梁平县”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是建设梁平县“美丽乡村”的利民工程,其项目实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于此同时,新盛河(任市河)流域的水质状况,对梁平县新盛镇、龙门镇以及文化镇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梁平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盛河(任市河)的水质污染状况相当严重,工业、畜牧业污染是主要原因之一,急需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综合整治。本评估以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为依据,以新盛河(任市河)流域为空间区域,以各乡镇行政区划为评估单元,综合运用水文水资源、环境工程与科学、环境水力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农业、气象、生态、管理、计算机等学科领域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对新盛河(任市河)水体污染(含化肥、畜禽养殖、城乡工业、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现状进行科学评估,为新盛河(任市河)流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生态环保建设、全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正版);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5年修正版);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修正));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1.1.2 相关规定及文件

[1]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

[2] 《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2006~2010);

[3]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2001-2010) 国家环保总局;

[4] 《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

[5]“关于印发《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建城[2000]124号) 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

[6]“关于印发《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建城[2000]120号) 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

[7] 《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前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投资[2004]194号)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环保总局;

[8]《三峡库区支流综合整治方案技术指南》国家环保总局;

[9]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9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0]《三峡库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厂标准化设计纲要》(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11]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方案,重庆市;

[12] 《长江上游(重庆部分)水污染防治规划》(1998~2010,渝府[1999]109号);

[13] 《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14] 《重庆市绿地行动实施方案》;

[15] 《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2001年12月;

[16] 《重庆市地面水域适用功能类别划分规定》(渝府发[1998]89号);

[17] 《重庆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办法》(渝府令159号);

[18]《关于做好次级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函》(渝环函[2004]206号)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19]《重庆市河道管理条例》。

1.1.3 技术规范及标准

[1]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

[2]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

[3]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6]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89);

[7]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9]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13-86) (1997);

[1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14-87) (1997);

[11]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12] 《环境卫生设施与设备图形符号设施图例》(CJ28.2-91)。

[13]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建设与投资技术指南》

[14]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15] 《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16]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

[17]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技术指南》

[18] 《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与投资技术指南》

1.1.4 规划相关资料

[1] 《梁平县志》

[2] 《重庆市梁平县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2002)

[3] 《梁平县河道普查成果汇编》(2000)

[4] 《梁平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及文本》(2002)

[5] 《梁平县统计年鉴》(2015)

[6] 《梁平县环境质量报告书》(2015)

[7] 《梁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8] 《梁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未定稿)

1.3 项目实施的工作范围和时限1.3.1项目实施的工作范围

本项目实施范围主要包括新盛镇、龙门镇、文化镇三个乡镇中涉及新盛河(任市河)流域的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农业施肥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流域周围企业污染排放等整治工作。

1.3.2项目实施水体的达标时限

以新盛河(任市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为核心,以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为重点,通过实施一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从现在起用大约3年时间,使新盛河(任市河)流域的水污染得到根本治理,改善新盛河(任市河)流域总体水环境质量和保证新盛河(任市河)流域人民饮用水源安全,使流域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在整个规划期内,新盛河(任市河)的水质保持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流域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循环,为流域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全面打造一条健康的生态河流,最终实现新盛河(任市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到2017年,新盛河(任市河)流域各控制断面水质得到好转,主要控制断面水质基本上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工业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基本得到遏制;到2018年,新盛河(任市河)流域水质持续向好,流域水质基本稳定Ⅲ类水质标准及以上。

1.4 项目实施的阶段性目标要求

目前新盛河(任市河)水质为V类,到2017年基本达到III类水质,2018年水质基本稳定到Ⅲ类水质标准及以上。

2016年削减2015年入河量的31%以上,2017年削减2015年入河量的30%以上,2017年12月底使流域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到2018年流域水质继续向好,稳定在III类及以上水质标准范围内。

新盛河(任市河)流域主要污染为生活污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应着重。

2016年到2017年完成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到2018年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

2017年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完善现有畜禽养殖场(小区)雨污分流、粪便污水处理或利用设施等配套建设,201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治理。

实行科学施肥、用药,到2018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7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36.67%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6.67%以上。


第二章 项目区域概况2.1地理位置

梁平县隶属于重庆市,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介于东经107°24ˊ—108°5ˊ与北纬30°25ˊ—30°53ˊ之间,东邻万州区,南接忠县、垫江、西连大竹,北倚达州、开江。全县幅员面积1889.81平方公里。

新盛河(任市河)位于梁平县北部,新盛河(任市河)流域涉及乡镇为新盛镇、龙门镇、文化镇

2.2 自然概况

新盛河(任市河)(明月江支流)发源于西山河源村,汇合文化河等17条支流,向北流入开江县。主流长16公里,支流长35公里。主要支流有文化河,发源于合兴镇大梨树,流经新盛、龙门、文化等镇乡,在新盛镇联盟村注入新盛河(任市河),长19公里.年径流总量9811万立方米,年均流量3.11立方米/秒。

2.3经济社会状况2.3.1 城镇人口概况

新盛河(任市河)流经梁平县的新盛镇、龙门镇、文化镇3个乡镇,幅员面积151平方公里。根据现状调查及相关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新盛河(任市河)流域内总人口为81354人,其中城镇人口8841人。

2.3.2 经济状况

新盛镇以打造农业重镇为目标,全力发展万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和万亩高产水稻示范片。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608公顷(其中水稻制种近8000亩),农业总产值2371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52元,粮食总产量20865吨,基本实现全镇机耕机收。全镇有养牛大户3户,每户养牛50头。有养鱼大户6户,养鱼300亩。全镇新发展民营企业55个,注册微型企业11户,工业总产值16817.5万元。全镇现有综合农贸市场2个,大型超市5个,餐饮企业36家,旅馆5家,个体工商户539个,从业人员2200人;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81万元,比上年增长26.5%。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5710.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7000万元;实现税收334.73万元(国税109.5万元、地税225.23万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7亿元、1500万元。

龙门镇全镇有耕地面积18474亩,森林面积25000亩,优质粮油基地5000亩。年粮食总产量为1.6万吨,出栏生猪3万头,家禽41.2万只。肉类总产量3268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7628万元。全镇栽桑1000余亩,产茧4000公斤;种植竹子8000亩,改造低产林2000亩,竹林总面积达到20000余亩;大棚西瓜、水稻、蔬菜种植面积上万亩。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14个,推广农业新技术20余项,水稻无公害栽培1.6万亩,测土配方施肥1.2万亩,农作物病虫害防治2万亩。2014年农业总产值实现1.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19元。2015年,全镇实现GDP3.73亿元,同比增长13.72%;工业总产值3.8亿,同比增长4.11%;农业总产值1.72亿,同比增长10.97%;辖区内工商税收完成136.2万元;人居纯收入达到12158元,同比增长11.9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55亿元,同比增长1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360万元,同比增长15.63%。

文化镇镇域内现有耕地面积9300余亩,林地6174亩,水域1470亩。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土豆、红苕为主。2005年粮食总产量6435吨。经济作物以黄豆、花生为主,梁山柚种植具有一定规模,挂果树在6万株以上,年产果80万个左右,养殖业主要以生猪、鸡、鸭等为主。预计今年农业总产值达2950万元。乡镇企业以建材、酿酒、豆制品加工、木材、竹材加工等为主,通过招商引资建成的岩页砖厂年产值超百万元。200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7950万元。文化镇场镇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一个较为活跃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因文化镇毗邻开江新街乡,广福镇、合兴镇、新盛镇,集市贸易活跃,赶集人数在万人以上,文化农村信用合作社年储蓄达4878万元。

2.4新盛河(任市河)流域水质年内逐月变化分析

新盛河(任市河)水系在梁平县境内共有3个监测断面,分别为:文化河上的朱家营盘断面、新盛河(任市河)上的跳蹬桥断面和联盟桥断面。

对2015年朱家营盘断面进行水质分析发现,2015年全年3到6月的平均水质均基本不达标,TP2015年全年个月的平均水质均不达标,主要超标水质因子为TP,且超标非常严重,在3到5月的时候,TP为Ⅴ类水、劣Ⅴ类水甚至在4月的时候超过劣Ⅴ类水,以Ⅲ类水质为标准,其全年平均水质超标1.36倍;其次,NH3-N在3到4月的超标也较为严重,4月为Ⅴ类水质。从全年来看,3-6月份水质为全年水质较差的月份,COD、TP、BOD5、NH3-N均有超标,总体来看,2015年朱家营盘断面水质较差。

跳蹬桥断面2015年全年1-6月平均水质大多数不达标,主要超标水质因子为、COD、NH3-N、TP,以TP超标最为严重,以Ⅲ类水质为标准,全年平均水质超标1.26倍,2-6月平均水质超标1.56倍,4月和5月分超标最严重,为Ⅴ类或劣Ⅴ类水质;其次,NH3-N超标较为严重,5月为Ⅳ类水质,2-5月均超过Ⅲ类水质标准。全年来看,枯季水质污染较为严重。总体来看,2015年跳蹬桥断面水质污染较严重。

联盟桥断面2015年全年1-6月平均水质大多数不达标,主要超标水质因子为COD、TP,以TP超标最为严重,以Ⅲ类水质为标准,全年平均水质超标1.15倍,1-6月平均水质超标1.36倍,其中4月和5月分超标严重,为Ⅳ类水质;其次,COD超标较为严重。全年来看,枯季水质污染较为严重。总体来看,2015年跳蹬桥断面水质污染较严重。


第三章 新盛河(任市河)水环境现状调查分析评估与预测3.1 评估原则与方法3.1.1 评估原则

1.系统性。注重评估的全面性,从流域尺度进行评估,考虑水系特征,并分析入境污染负荷。

2. 科学性。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评估,并考虑人为影响与自然影响、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以及时空分布特征等。

3. 前瞻性。对未来水平年水污染负荷进行预测,并进行水质目标可达性分析。

4. 实用性。根据评估结论,为每个镇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3.1.2 评估方法

1. 环境科学、水文科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领域的方法和技术集成。

2. 以各乡镇为评估单位。

3.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4. 空间分布特征与时间分布特征分析并举。

5.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分布式时空统计分析法。

6. 确定重点治理污染物、污染源和重点治理乡镇。

3.2 评估内容及评估因子3.2.1 评估内容

点源、面源污染影响因素众多,总体可分为自然环境禀赋和人类活动影响等两类主要影响因素。自然环境禀赋主要包括地形、土壤、植被、水文气象条件、水系特征、河道水环境容量等六类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影响主要包括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工业污染、土地利用、政策措施、管理体制机制、工程处理措施等十项影响因素。本文主要针对研究区人类活动的影响,选择工业污染、生活污水、畜禽养殖以及农业面源四个重要因素进行评估。

3.2.2 评估因子


根据2015年各断面水质分析,新盛河(任市河)(梁平县境内)主要超标因子为TP、NH3-N、COD等。对以上主要超标因子在断面间进行分析,以初步估计主要污染物的来源。

3.2.3 主要评估污染物的确定

对新盛河(任市河)流域2015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新盛河(任市河)流域主要污染物包括TP、NH3-N和COD,其中,由于NH3-N属于TN组成的一部分,因此,本项目仅将TN作为氮污染物的评估指标,本项目最终确定TN、TP、和COD为主要评估污染物。

3.3评估方式

1. 逐镇评估与全空间区域评估相结合,对各类污染物指标进行评估。

2. 尽可能对这些污染物进行镇间比较。

3. 对区域内每一个镇,进行各类指标的综合比较。

4. 根据梁平县相关规划,对未来水平年进行水质指标的可达性评估。

3.4水体污染现状3.4.1新盛河(任市河)流域水污染总体情况3.4.1.1 新盛河(任市河)流域中各乡镇污染入河量

新盛镇三种污染物COD、TN、TP占整个新盛河(任市河)流域比重最大,均在45%以上,其次是龙门镇占比30%左右,文化镇占比为20%左右。新盛镇COD入河量占整个流域的47%,TN占47%,TP占46%;龙门镇COD入河量占整个流域的30%,TN占31%,TP占31%;文化镇COD和TP入河量均占整个流域的23%,TN占22%。

3.4.1.2工业、畜禽、生活、化肥污染分类入河量占比

COD污染物入河量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生活源、农业源、畜禽养殖源和工业源;TN和TP污染物入河量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生活源、畜禽养殖源、农业源和工业源。总体来看,生活源是新盛河(任市河)流域主要的污染来源。

3.4.2 工业企业污染现状

据调查评估区内只有新盛镇有5家涉水企业且均是较小型的企业,废水排放较少,新盛河(任市河)流域(梁平县境内)企业排污2015年评估区COD入河量为1.634吨,TN入河量为0.1052吨,TP入河量为0.007吨。

3.4.3 生活污染现状评估3.4.3.1 城镇居民生活污染物现状

2015年评估区城镇生活污水COD总排放量为209.75吨,新盛镇排放量最大,年COD排放量为98.22吨,约占评估区总排放量的47%,其次,龙门镇65.46吨,约占31%,文化镇46.07吨。

TN排放总量38.40吨,新盛镇最大,年排放量为17.98吨,约占评估区总排放量的47%,其次,龙门镇年排放量11.98吨,约占31%,文化镇年排放量为8.44吨。

TP排放总量3.29吨,新盛镇最大,年排放量为1.54吨,约占评估区总排放量的47%,其次,龙门镇年排放量1.03吨,约占31%,文化镇年排放量为0.72吨。

评估区城镇生活污水COD、TN、TP的入河量分别为192吨、35.43吨、3.01吨。三种污染物入河量最大的均为新盛镇。

3.4.3.2 农村居民生活污染物现状

评估区现状年各乡镇农村居民生活污水COD总排放量为563.22吨,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新盛镇、龙门镇、文化镇,与农业人口在各乡镇的排序一致。其中,新盛镇COD排放量为224.74吨,约占评估区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43%,其次,龙门镇都197.58吨,约占35%,文化镇为120.90吨,占22%。

TN排放量排序与COD相同,总排放量为79.20吨。其中,新盛镇最大,TN排放量为34.42吨,约占评估区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43%,其次,龙门镇为27.78吨,文化镇17.00吨。

TP排放量排序与COD相同,总排放量为6.16吨。其中,新盛镇最大,TP排放量为2.68吨,约占评估区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43%,其次,龙门镇为2.16吨,文化镇为1.32吨。

2015年评估区农村居民生活污水COD、TP和TN的入河总量分别为为168.97吨、1.85吨和23.76吨。三种污染物入河量最大的乡镇均为新盛镇。

3.4.4畜禽养殖污染现状评估

2015年总养殖量为5789头,各乡镇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龙门镇、新盛镇、文化镇,龙门镇养殖量最大为2625头,占整个评估区养殖数量的45.34%,其次,新盛镇为1680头,约占29.03%,文化镇为1484头,约占25.63%。

2015年评估区COD总排放量为143.46吨,各乡镇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龙门镇、新盛镇、文化镇,其中,龙门镇排放量最大,年排放量为65.37吨,占整个评估区养殖数量的45.57%,其次,新盛镇为52.93吨,约占36.89%,文化镇为25.16吨,约占17.54%。

2015年评估区TN总排放量为6.27吨,其中,龙门镇排放量最大,年排放量为2.77吨,占整个评估区养殖数量的44.18%,其次,新盛镇为2.39吨,约占38.12%,文化镇为1.11吨,约占17.70%。

2015年评估区TP总排放量为0.56吨,其中,龙门镇排放量最大,年排放量为0.26吨,占整个评估区养殖数量的46.23%,其次,新盛镇为0.17吨,约占30.36%,文化镇为0.13吨,约占23.21%。

3.4.5 城镇饮用水源地及流域水库现状评估

新盛河(任市河)流域涉及到的饮用水源地新盛镇的新胜水库,文化镇的盐井沟河流作为饮用水源地,同时新盛河(任市河)流域涉及的水库有奈家沟水库、拱桥水库及朝阳水库。以上水库周围土地裸露严重,生活污水排放对水质有严重威胁等。

3.4.6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评估3.4.6.1 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

(1)地形特征对农村面源污染的影响评估

(2)土壤特征对农村面源污染的影响评估

(3)植被特征对农村面源污染的影响评估

(4)水文气象特征对农村面源污染的影响评估

(5)水系特征对农村面源污染的影响评估

3.4.6.2 农业面源污染概况

2015年,评估区3镇共施用化肥总量为1244吨,其中氮肥486吨,磷肥211吨,钾肥79吨,复合肥468吨。

按纯量计算,7年来氮肥、磷肥、钾肥在施用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51.6%、29.5%、18.9%。从农作物“三要素”的最佳比例(一般来说,水田N﹕P﹕K =1﹕0. 4﹕ 0.8,旱地N﹕P﹕K= 1﹕ 0. 32﹕0.5)来看,评估区的化肥施用结构从总体上讲是不合理,其中以钾肥的施用最为缺乏,磷肥施用量偏多,存在化肥施用比例不协调而且偏施氮肥的现象。

3.4.6.3各乡镇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及入河量

2015年评估区农业面源(化肥)COD总排放量为591.10吨,各乡镇排放量大小不一,其中新盛镇和龙门镇排放较大,年COD排放量为442.85吨,约占评估区总排放量的74.92%,文化镇最小,年排放量为148.25吨。

利用输出系数法,2012年评估区面源(化肥)TN总排放量为58.99吨,各乡镇排放量大小不一,其中新盛镇最大,年TN排放量为26.22吨,约占评估区总排放量的44.45%,其次,龙门镇42.46吨,约占28.34%,文化镇为16.05吨约占27.21%。

TP排放总量4.36吨,新盛镇最大,年排放量为2.10吨,其次,龙门镇为1.39吨,文化镇为0.87吨。

2015年评估区农业面源(化肥)总入河量COD为59.11吨,TN为5.9吨,TP为0.436吨,其中,新盛镇和龙门镇COD入河量为44.285吨,占总入河量的74.92%,新盛镇TN入河量为2.622吨,占总入河量的44.44%,新盛镇TP入河量为0.21吨,占总入河量的48.17%。


第四章 新盛河(任市河)流域主要水环境问题诊断与识别

2015年新盛河(任市河)流域中文化河朱家营盘断面(文化镇)、新盛河(任市河)上的跳蹬桥断面(龙门镇)和新盛河(任市河)流域联盟桥断面(新盛镇新盛河(任市河)出境断面)主要监测指标为COD、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和总磷,水质类别见下表:



上表可以看出2015年联盟桥断面、跳蹬桥断面、朱家营盘断面的COD、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整体维持在III水体以内,但是三个监测断面的总磷是超标的,在IV类水体。

引起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超标主要原因包括农田化肥径流污染、农村和城镇生活污水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矿产开采等。

引起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超标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业废水,特别是印染行业、皮革行业、制糖工业、食品行业等。另外,生活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也是主要原因。

目前,新盛河(任市河)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场镇生活污水未经收集处理直排入河、沿河村庄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畜禽养殖污染任意排放、沿岸缓冲带上大面积经济型农作物种植以及工厂企业的生产废水处理的不达标排放等等,因此,新盛河(任市河)流域内各污染源治理工作重点如下:



第五章主要任务和措施5.1 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5.1.1 产业结构调整

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扩大就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1.2 保护生态空间

生态保护红线是维系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具有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空间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的双重作用,因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至关重要。生态保护红线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空间保护线,应实施最为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与管理措施。

生态保护红线须依据生态服务功能类型和管理严格程度实施分类分区管理,做到“一线一策”。生态保护的主体对象要保持相对稳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能够持续稳定发挥,退化生态系统功能得到不断改善,生态保护红线区边界保持相对固定,区域面积规模不可随意减少。

新盛河(任市河)流域主要为水源涵养区,主要涵盖乡镇为新盛镇、龙门镇和文化镇。

涉及的各乡镇政府配合县环保局保护生态红线,在生态红线范围内进行植树造林,加强涵养区内绿化,严格控制红线范围内的开发建设活动,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对红线区域内违法建设活动以及毁林、捕猎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查处力度。


5.2 控制污染物排放5.2.1 工业污染防治

新盛河(任市河)流域龙门镇、文化镇涉水的工厂企业较少,需整治的5家涉水企业主要集中在新盛镇,加大整治措施后,有利于改善新盛河流域的水质环境。

5.2.2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5.2.2.1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措施

(1)加强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资金投入,保证已建成城镇污水厂的正常运行,2016年年底之前顺利完成各乡镇污水处理厂移交重庆环保投资有限公司管理的工作,并加强后期管理与监督运营。

(2)分阶段保证资金,完善各城镇污水二、三级管网的铺设工作,到2018年之前完成城镇污水管网的覆盖率80%以上,保证城镇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率达到80%以上,到2020年完成城镇生活污水的收集管网的全覆盖,保证城镇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率达到95%以上。

(3)2017-2018年要求完成各流域内生活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升级改造工作,保证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4)加强各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实行重庆环投公司与乡镇镇政府的双效管理合作,实行公司运营,政府监管的机制,每个厂以镇政府环保办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水质达标排放的日常工作,并将此工作列入当地镇政府的工作绩效考核中来。

(5)推进污泥处置

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严禁处置不达标的污泥进入农地。取缔非法设置的污泥堆放点。

现有污泥处置设施应于201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达标改造,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所产生污泥的无害化处置率在2020年年底前达到90%以上。

(6)促进再生水利用

要结合水资源及水污染情况,有序推进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用水,要优先使用再生水。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自2018年起,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建筑,应安装建筑中水设施。积极推进其他新建住房安装建筑中水设施。

根据新盛河(任市河)流域实际情况,对未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站乡镇的拟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已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乡镇完善二、三及管网,提高污水收集率。

新盛镇:

新盛镇已经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新盛镇污水处理厂工艺为接触氧化+人工湿地,设计日处理能力为800吨/天。现污水处理厂未运行,主要由于运营经费困难,另外场镇二、三级管网没有完善好。

龙门镇:

龙门镇已经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工艺为接触氧化+人工快渗,设计日处理能力为800吨/天,现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日收集处理280吨左右,主要问题运营经费困难,污水收集率较低,场镇二、三级管网未完善。

文化镇:

文化镇已经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工艺为生物接触+人工快渗,设计日处理能力为800吨/天。现在实际每天处理污水400吨左右,正常运行,主要问题日常运营经费困难,污水收集率较低,场镇二、三级管网未完善。

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及需建设管网长度见下表:


5.2.2.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现场调查,沿河新盛河(任市河)流域的村庄的生活污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新盛河(任市河)流域中,给新盛河(任市河)流域的水质造成极大的威胁,经过现场调查筛选高升、明亮、河龙、和平等4个沿河行政村需要规划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

5.2.3 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5.2.3.1 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控制

新盛镇:新盛镇畜禽养殖场养殖规模多在500头(以生猪计)以下,对20~500头的养殖场采用格栅—沼气池—还田的模式进行整治,对养殖场在20头以下的畜禽养殖专业户采用户用沼气池—还田的模式进行治理。。关于雷亚东肉牛养殖场养猪当量在450头,建议采用USR/CSTR发酵反应器—还田的模式进行治理,同时根据统计建议关闭畜禽养殖场4家,整治16家。

龙门镇:龙门镇畜禽养殖场养殖规模多在500头(以生猪计)以内,对20~500头的养殖场采用格栅—沼气池—还田的模式进行整治,对养殖场在20头以下的畜禽养殖专业户采用户用沼气池—还田的模式进行治理。。建议邓达贵养猪厂,梁平县梁缘金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用USR/CSTR发酵反应器—还田的模式进行治理,同时根据统计建议关闭畜禽养殖场19家,整治10家。

文化镇:文化镇有8家畜禽养殖场养殖当量在300头(以生猪计)以下,对20~500头的养殖场采用格栅—沼气池—还田的模式进行整治,对养殖场在20头以下的畜禽养殖专业户采用户用沼气池—还田的模式进行治理。同时根据统计建议关闭畜禽养殖场15家,整治8家。


5.2.3.2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1、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实施绿色控害技术

3、开展秸秆综合利用

4、生态缓冲带建设

5.3 节水及水资源保护调度

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水资源管理制度,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对取用水进行详细规划,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全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应充分考虑县内水资源状况和防洪要求。应综合水资源量和地区用水情况,分区域制定用水量控制规划。

对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用水单位进行排查,核实其是否获得取水许可,没有获得取水许可的必须补办取水许可。

要求申请取水许可的单位必须提供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列入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的取水工程)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不列入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的取水工程)或水资源论证报告表(地表水年取水量10万方以下或地下水年取水量1万方以下)。当取水许可预申请与第三者有利害关系时,应要求提供第三者的承诺书或其他文件。

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区域,应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许可。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用水要求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节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

5.4 开展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

新盛河(任市河)流域涉及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3个,分别为梁平县文化镇盐井沟水库文化供水站水源地、梁平县新胜水库新盛水厂水源地、梁平县金刚地下水金刚村水厂水源地,新盛河(任市河)流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已进行保护区划分,另外梁平县金刚地下水金刚村水厂水源地由于是地下水供水到金刚村水厂然后直接供当地居民作为饮用水,建议当地居民生活用水连接城镇自来水厂饮用水,与此同时,经现场调查发现,水源地均未进行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应加强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规范化建设,加强规范设置标识标牌、保护区隔离防护网,进行排污口及污染源整治工作,依法取缔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确保饮用水安全。

5.5 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加强水环境管理5.5.1 严格环境执法监管

梁平县环境保护局负责对当地生态河道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定期发布流域水质信息;建立协调机制、形成保护合力,统筹污染防治;建立污染责任追究和经济补偿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完善生态河道监管能力建设:

(1)梁平县人民政府建立生态河道保护协调机制,控制上游入境断面水质。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制定生态河道环境保护目标,并纳入政府环境保护责任考核范围。

(2)梁平县环保局负责组织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测,并定期发布生态河道环境质量状况信息;负责组织编制预警监控方案,并报同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负责生态河道污染源监督管理,对生态河道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查处污染生态河道的违法行为和事故,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生态河道水质污染事故进行处理。

(3)梁平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生态河道涵养林等植被的保护和管理。

(4)梁平县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对生态河道水质保护工作的情况进行监察,会同梁平县环保局对各有关部门履行保护生态河道水质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5)在生态河道保护区内设置取水口的单位,应当经常对生态河道保护区进行巡查,发现污染或者可能污染生态河道的行为或者水质出现异常时,应当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组织、协调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6)定期进行供水设施维护检修,建立日常保养、定期维护和大修理三级维护检修制度。定期对生态河道相关设施进行运行维护:警示牌、隔离措施一年检修一次。

5.5.2 完善监测网络

梁平县环境监测站为流域水质日常监测承担监测站,为满足流域水质监测能力需求,需在现有监测能力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梁平县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工作,保障监测运行设备、经费等。有针对性的增加监测设备,特别是应急监测设备添置,大力开展监测人员培训工作,提高环境监测能力。

加强生态河道水质监测,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分析监测,将监测出的特定指标,纳入每月一次的常规监测项目,及时掌控流域水质情况。

预警断面监测指标:主要监测指标为地表水常规监测指标。

5.5.3 加强水环境管理

强化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明确各类水体水质保护目标,逐一排查达标状况。未达到水质目标要求的地区要制定达标方案,将治污任务逐一落实到汇水范围内的排污单位,明确防治措施及达标时限,方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自2016年起,定期向社会公布。对水质不达标的区域实施挂牌督办,必要时采取区域限批等措施。

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污染物统计监测体系,将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移动源等各类污染源纳入调查范围。选择对水环境质量有突出影响的总氮、总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研究纳入流域、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体系。

严格环境风险控制。防范环境风险。定期评估沿江河湖库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环境和健康风险,落实防控措施。评估现有化学物质环境和健康风险,2017年底前公布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对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进行严格限制,并逐步淘汰替代。

稳妥处置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制定和完善水污染事故处置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主体,明确预警预报与响应程序、应急处置及保障措施等内容,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

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2015年底前,完成国控重点污染源及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地区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其他污染源于2017年底前完成。

加强许可证管理。以改善水质、防范环境风险为目标,将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总量、排放去向等纳入许可证管理范围。禁止无证排污或不按许可证规定排污。强化海上排污监管,研究建立海上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2017年底前,完成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5.6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5.6.1工程简介

梁平县新盛河流域环保能力建设项目:加强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系统建设,构建环保应急、环境信息、环境宣教系统,建设污染源监控平台;加强核与辐射监测能力建设,购置核与辐射监测设备

污水处理在线监测能力建设:对全流域涉及到的污水处理厂及处理站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建立全县污水在线监控网络。

5.6.2工程内容

梁平县新盛河流域环保能力建设项目

加强流域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建设,以及县环境监察大队建设,使环境监察大队达到二级标准化建设。

污水处理站在线监测系统

梁平县新盛河流域目前建成运行的3座污水处理站均没有建设污水处理站在线监测系统,为全面、科学、真实地反映各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水质、水量情况,为决策、调度、了解各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提供有效的监控手段,为污水处理费的结算提供及时、准确的计算依据,为突发水污染事件提供可靠的预警、预报,梁平县新盛河流域拟建设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 实现监控中心对自动监测站的远程监控。

需要建设在线监测系统的污水处理厂有:已建成运行的3座污水处理站和新建高升、明亮、河龙以及和平4个村庄居民聚集点污水处理站。


第六章 重点工程和投资匡算


第七章 目标可达性分析

2017年度项目采取措施后的入河量:




2017年采取措施后新盛河(任市河)流域COD、TN、TP的入河量均小于其环境容量,能达到III类水质要求。

2018年年度项目采取措施后的入河量:





    2018年采取措施后新盛河(任市河)流域COD、TN、TP的入河量均小于其环境容量,能达到III类水质要求,并且水质持续向好。



第八章 保障措施8.1 组织保障

成立梁平县新盛河(任市河)污染源治理及生态保护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县长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由梁平县环保局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筹建,并负责日常工作,切实做好新盛河(任市河)污染源治理及生态保护工作。

新盛河(任市河)污染源治理领导小组,以组长为核心,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密切联系,形成有机整体,全面落实有关保护工作。职责分工如下:

指挥长:统一指挥、协调,事故发生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处理。

联络员:承上启下纽带,执行指挥长精神,传达指挥长命令,并及时向上反映情况,处理日常工作。

整治负责人:污染源治理区环境整治,违章违规处理,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生态建设负责人:生态建设,防止水土流失。

应急抢救负责人:事故现场治安、保护、疏散、处置、抢救、排险、除隐患工作。

财务负责人:污染源治理专项资金落实、监督开支情况,做到专款专用。

8.2 资金保障

拓展资金渠道,推进规划实施,充分利用各种环保专项资金、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支持污染源治理及生态保护工作,积极争取发展改革部门对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和生态景观保护的支持,研究设置“以奖促治”、“生态补偿基金”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展资金渠道。

8.3 政策保障

编写地方政策、法规及相应规划,将新盛河(任市河)污染源治理及生态景观保护列入市环保局重要日程,州县项目督查办、环境保护部门安排专人专职负责指导。将新盛河(任市河)流域环境质量作为考核干部实绩的重要指标。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分解具体责任分工和责任目标,将实施方案相关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政绩进行年度考核。

建立定期检查和上报机制、年度绩效考核机制,并建立相关制度如下:

(1)岗位责任制度:由污染源治理领导小组根据各职责制定各个岗位负责细则。

(2)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污染源治理安全管理,医疗、消防、卫生、交通等详细细则。

(3)监督排查制度:日常水源地监督、隐患排查。

(4)存档上报制度:日常巡查记录、档案数据管理。

(5)日常监督制度:对流域水质日常监督、制度项目落实情况、环境管理措施日常监督管理。

(6)生态保护制度:林业、建设、环保等部门联合建立污染源治理管理制度,加强生态建设。

(7)财务管理制度:财政落实污染源治理及生态河道建设专项资金预算、使用等。

8.4 技术保障

制定梁平县新盛河(任市河)污染源治理基础设置及生态景观建设方案,落实工程内容及界碑、界桩、标志标牌、防护工程、宣传警示牌等。

对污染源治理项目管理者、生态景观保护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不定期的相关技术培训;采用宣传车、广告牌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流域水质保护有关知识,提高民众流域水质保护意识;对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水厂工作人员、监测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成立项目技术管理部门,处理相关问题,组织职工的专业技术培训等。建立与相关科研单位的合作,监测和分析新盛河(任市河)水质变化情况。

8.5 长效机制8.5.1 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梁平县政府牵头、环保局、广电局配合,充分利用平面媒体、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引导居民自觉保护环境,提高人们对污染源治理及生态景观保护的意识。

8.5.2 健全管理机制

日常污染源治理和生态景观监管中,主要还是依赖环保部门,环境执法部门的人力、装备明显不足,对违法行为尤其是违规建设、养殖、水上运输等行为不能开展及时、有效的查处,难以满足日益繁重的污染源治理工作的需求。相关部门(涉及环保、水利、土地、林业、农业、交通、经贸、建设和国土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间急需建立起污染源治理及生态河道建设之间的信息共享、沟通顺畅的监管协调机制。并且流域上下游,建立起有效的协调机制,避免跨界污染造成下游地区水源水质超标。

完善污染责任追究和经济补偿制度,提高企业对流域水质保护积极性。

8.5.3 创新机制

建立以梁平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指导,高等院校引导(技术支撑),项目区各镇、村、农户全民参与的新盛河(任市河)水质管理协会和新盛河(任市河)生态景观管理协会。例举新盛河(任市河)水质管理协会职能如下:

(1)协会主导新盛河(任市河)污染源治理和生态的规划、项目实施、运行、生态环境监控等全过程;

(2)探索市场化运作、征收污水处理费、农村“一事一议”政府补贴等一系列可确保各工程正常运行措施,建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3)协会将以镇、村为单元对于新盛河(任市河)污染源治理及生态景观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并任命专人负责,将流域环境保护职责与绩效考核等挂钩,做到新盛河(任市河)流域水质一镇一监测、责任与权力相结合,重点监督以下两个方面工作:保护区内退耕还林工作是否存在违规现象(如依旧作为耕地使用等);加强保护区内垃圾收集情况的监督,保证垃圾周转箱及集装箱物雨水进入,保障垃圾设施的维护及有效运行。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