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信息 > 焦点图片

统筹城乡示范走廊建设:点燃农村发展的“火”
日期:2016-06-23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已完成路基建设的梁平火车站至合兴名柚园广场的标美路

整治后的明达场镇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红红的小脸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火火火……”近日,记者来到统筹城乡示范走廊的镇街之一——合兴镇,在龙滩村名柚园的柚园广场看到,当地的村民正在轻抚的夜风中欢快地舞蹈,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笑容。

    的确如此,一年来,在统筹城乡示范走廊建设的带动下,我县农村正如被点燃的火一般,正蓬勃地“燃烧”着,发展一天比一天快,老百姓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

    县农村四项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四项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八月,我县正式启动统筹城乡示范走廊建设,目的就是要以点带面,在部分镇街形成统筹城乡建设的有效经验,从而推动实现全县三大目标之一的“统筹城乡示范县”。

    据介绍,经过一年的建设,统筹城乡示范走廊的镇街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项目、村民生活设施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各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正在聚集,农村发展的“火”也逐渐被点燃。

  基础设施完善

   破解发展瓶颈的二元制约

   “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均衡首先是因为基础设施不完善。”县“四项办”负责人介绍,而这种情况在统筹城乡示范走廊镇街尤其明显。

    位于合兴镇的龙滩名柚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龙滩名柚园也初具规模,名声渐远。除了大量本县市民到这里游玩外,外地游客也慕名前来,但他们进出柚园却在交通方面受到极大的限制。

   “从县城到龙滩名柚园的道路是原先的村级道路,只有4米宽。”该负责人介绍,这样的道路条件无法顺利通行40座以上的大客车,连小车通行也需要注意避让,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名柚园乡村旅游的发展。

    而今年采柚节前将完工的名柚园标美路则将彻底打破这种局面。“这条道路建成后,将完善名柚园的环道,名柚园的每一个村、组乃至大的院落基本实现通行。”合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道路两旁还将建设8家农家乐,丰富乡村旅游内涵。破解瓶颈后,名柚园的旅游业发展将驶上“快车道”。

   同样以旅游为突破的还有金带镇。为了促进金带镇的旅游业加快发展,除了道路建设速度加快外,还开通了县城到双桂堂和滑石寨景区的公交线路。滑石寨已经成为县城居民周末游玩的重要选择之一。 

   农村产业壮大

   破解居民收入的二元差距

   基础设施的完善除了更方便群众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引得“凤凰”来。

   “在这一年里,大量的农业产业公司或个人通过土地流转,在统筹城乡示范走廊区域的镇街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县“四项办”负责人介绍,除了具有传统优势的一些产业获得青睐外,金带镇的玫瑰种植、明达的泥鳅养殖都成为这一年的亮点。

该负责人介绍,新兴产业大多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而我县的柚子也吸引了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提档升级。

    “这些新投入的农业产业项目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户增收。”该负责人表示,这些农业产业项目都是通过土地流转来实现的。当地的农户除了有土地流转的“硬”收入外,力所能及的劳动力还通过在农业产业项目里面务工获得了不低于城市工业产业工人的收入。

    仁贤镇五一村十三组村民王华中告诉记者,他在一家现代农业公司上班,负责给工人记工安排工作,每个月1700元。他的老伴一个月还能在公司挣1300多元。老两口一个月的工资远远超过一年的粮食收成。

   居住环境升级

   破解生活水平的二元结构

   “交通不便、收入不高是城乡居民的差距外,居住条件也是重要的差距。”县“四项办”负责人介绍。

    近一年来,全县围绕统筹城乡示范走廊,重点推进区域内镇街的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等,不少村民开始住上具有“城市风”的新民居。

   金带镇滑石村百花寨美丽乡村一期的入住户蒋运福是百花村六组的居民。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下来的他们一家人,在该美丽乡村项目地修建了400平方米的房屋,除了可以居住,还能接待旅客,她告诉记者,原先的居住地在山上,只有一条铺着大片石的道路通车,交通和生活都不方便。今年入住新居后,她开了个小卖部带外孙。“方便的入学赶集条件,子女可以放心在外面挣钱。”

   除了美丽乡村建设外,同时进行的还有危旧房改造和场镇面貌整治。这些项目的实施让农村的困难群众住上了安全和漂亮的新房。

   县“四项办”负责人介绍,除了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外,农村环境整治、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养老服务站等也是改善居住环境的重要部分。据介绍,今年的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要求要达到85%以上。“这也是城乡差距缩小的必然要求。”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实现小康就必须补上农村这块短板,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县“四项办”负责人表示,要通过二至三年的努力,让示范走廊的农村面貌有一个大的改变。

   此时,记者耳边仿佛又响起了那欢快动人的旋律,“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就像天边最美的云朵,春天又来到了花开满山坡,种下希望就会收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