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信息 > 焦点图片

我县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进展顺利 东部三乡镇完成扶贫搬迁470 人
日期:2016-06-23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编者按:去年,县委、县政府在广泛听民声、察民情基础上,决定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各级各部门立即行动,因地制宜加快了群众最紧迫、最现实、最直接的民生项目实施进度。
   
目前,这批涉及群众衣食住行、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民生实事,到底为群众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群众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百姓对这些项目有着怎样的评价?
   
从今天起,本报开设民生实事·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专栏,向读者讲述一个个民生故事,实实在在地展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可喜变化,敬请关注。

 

近日,我县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小组工作人员在福禄镇银河水岸集中安置点查看建设进展

     近年来,石安镇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在全镇掀起了农民新村建设的热潮,目前,已完成11个农民新村建设安置点建设,安置农户300户900余人。这些农民新村建筑风貌统一,并实现了“六通六有”,不但提高了农村住房居住品质,还成为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下一步,该镇将结合高山生态移民搬迁、巴渝新居建设、危旧房改造等工作,不断推进石安新农村建设工作,积极打造宜居美丽石安。图为孩子们在新建成的龙坪村农民新村玩耍。

    “搬下来就是好,以前做梦就想走出大山。”7月17日,在福禄镇银河水岸安置点,从光荣村搬迁下山的村民黄宗元高兴地说,“过去,一家老小住深山,走到镇里要1个多小时,如今坐车到镇上也就几分钟。自己在镇上建筑工地干活儿,每月收入两千元左右。”
    银河水岸安置点只是我县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像该村一样,我县每个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房子按统一设计集中建设,形成了乡村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记者了解到,目前,三个乡镇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进展较快,并完成了470人的搬迁工作。
  “边远地区生活贫困且具有强烈搬迁意愿的群众较多,为切实解决困难群众住房困难、生产生活条件差等现实问题,我县整合美丽乡村、农民新村等相关项目资金,扩大扶贫搬迁规模。”县发改委负责人介绍,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中,今年,市里下达给我县930人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任务,我县计划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1980人。
    目前,我县2014年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计划任务已分解下达,主要涉及福禄、石安、铁门等东山片区七个乡镇,并完成了集中安置点的规划、选址、宣传、动员等前期工作。其中,福禄镇银河水岸集中安置点主体工程建设已完成,即将启动基础工程建设,青河水岸集中安置点二期工程完成基础工程,正在启动主体工程建设;福禄镇已完成搬迁204人,石安镇已完成搬迁210人,铁门乡已完成搬迁56人。
    据介绍,我县2013-2015年高山生态搬迁安置点调整为36个,安置点新增人数达8754人,占全市11个一般区县的一半。为更好地推进工作,我县于6月专题召开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生态集中安置点土地调规工作会,安排布置全县用地调规工作。目前,正在抓紧完善调规相关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