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引发热烈反响
梁平日报记者 陶开星 邓新华
7月21日,梁平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召开,在各区级部门、学校、企业等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牢牢把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加快打造具有梁平辨识度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品牌,加快建设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构建“232”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注入强大动力,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作出梁平贡献筑牢科技和人才支撑。
全力构建高能级创新体系
“全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的召开,为我区全面实施科技强区和人才强区首位战略明晰了路径。”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高正宪倍感振奋,深感责任重大。
他表示,下一步,区科技局将深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全力构建“136”科技工作体系,坚持创新制胜、人才引领,以建设川渝东北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创新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目标,以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科技创新为主方向,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升创国家高新区为主平台,以提升“集成电路、预制菜”两大主导产业创新能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主任务,以优化创新生态集聚优秀科技人才为主抓手,不断培植创新主体、提升创新能级、集聚创新力量、引育科技人才、优化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
“作为梁平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和主力军,接下来,高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以及本次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聚焦‘1458’工作体系,坚持创新制胜,强化人才引领,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行动,努力将高新区打造为群英荟萃之地、区域创新高地。”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君说。
以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实现更大发展
大会提出,坚持创新制胜,强化人才引领,以全面融入数字重庆建设为引领,聚焦创建国家高新区、国家农高区,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区首位战略,系统重塑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形成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进一步夯实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作出梁平贡献的科技和人才根基。这让现场参会的重庆平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伟实业”)应用总监兼实验室主任陈云乔感触颇深。
“今天的大会,我们企业很受鼓舞,在进一步做好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方面,也有了新的启发。”陈云乔说,“我们的方向是:瞄准汽车电子,在已经进入汽车核心供应商的先发优势下,继续重金投资,开发系列化的汽车产品。具体而言,平伟实业将从研发团队建设入手,招聘一批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同时,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与创新意识;积极开展与行业领先企业的合作,共享资源,共同研发新技术与新产品。此外,我们还将关注行业前沿动态,不断引入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专利申请与维护工作,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本次大会,让我们深受鼓舞和激励,同时也切实感受到科技创新是企业重大的生产力,人才是企业长存的生命力。”重庆上口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厂长吴先六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西南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同时加大高等院校人才引进工作力度,给引进的人才提供充分的发展高度、发展空间和成长宽度,确保引得来人才,留得住人才,这样才能进一步壮大企业,为梁平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助力“232”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构建
“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了教育新的使命。”梁平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仇晶表示,要更好地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梁平中学将继续努力,不懈探索,着力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创新素养与能力,能够当好学生创新思维引路人的新时代创新型教师。具体而言,将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不断提升学校形象,打造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形成漏斗效应,吸引人才到校。同时,继续深化科研兴校发展战略,扎实推进课程开发、课堂高效、课题研究“三课联动”建设;成立学科发展中心,委托西南大学对学校教师队伍进行能力素养提升培训,转变教师观念,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开展大教研组活动,遴选学科带头人,推进集体备课、公开课、听课相结合的“三课结合”的学科特色教研活动;依托学校三个市级课程创新基地以及名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坊、市级名师、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梁平职业教育中心党委副书记、校长乐发明表示,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他倍感鼓舞,深知责任重大。下一步,梁平职业教育中心将深入贯彻大会精神,聚焦集成电路、预制菜、乡村振兴等,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技融汇力度,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强校计划,通过5年时间培育100名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遴选1000名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培养上万名专业化技术技能人才,为构建“232”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注入强大动力,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梁平职业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