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优美的百里竹海旅游度假区。记者 熊 伟 摄
11月2日,2023—2024年度“长城奖——文旅好品牌”案例征集大赛发布仪式现场,获奖代表集体合影留念。(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梁平日报讯 (记者 谭 燕)11月2日,2023-2024年度“长城奖——文旅好品牌”案例征集大赛发布仪式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行,现场公布了年度县域与乡村振兴品牌优秀案例名单,我区百里竹海百里绿品牌案例入选。该荣誉全国仅10个,梁平是重庆唯一入选案例。
百里竹海,绿浪叠涌,35万亩连片竹林,水源充沛,群山叠翠。这里曾因村民无序开采竹山下的石膏矿,造成环境破坏,但从2017年开始,梁平划定6.4平方公里生态保护区,走出一条主产业加全域旅游发展新路。
具体而言,我区坚持生态治理,关闭石膏矿、煤矿等矿山30余座,实现复垦复绿,变“靠山吃山”为“护山补山”;依托生态优势,按照“五湖四海”(明月湖、竹丰湖、花石湖、猎神湖、观音湖和琴海、棋海、寿海、蝶海)的空间布局,建成观音洞(国家4A)、猎神居(国家3A)、寿海、蝴蝶谷等重要景点,以及星空露营基地、梁山驿、梦溪湉园、墨林竹苑、矿山咖啡等精品民宿,发展竹家乐100余家,形成“百里星宿”民宿集群;完善配套服务,建成旅游公路100余公里、骑行道和健身步道92公里、旅游厕所24座、生态停车场12个,开发全竹宴、沸腾鱼、刨猪汤、鼎罐饭、乡土菜等农家美食以及各具特色的竹制品。
同时,聚焦川渝合作,利用百里竹海·猎神景区26处闲置农房,川渝联合打造三条集旅游接待、休闲观光、餐饮住宿、旅游产品展销、非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商业街巷——猎神三巷,成为川渝合作的重庆最美夜景打卡商业街,联合举办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植入长江三峡晒秋节、啃秋节、采笋节、采柚节、旅游推介专场、书画摄影联展、“夜竹海·潮生活”乡村音乐会等文旅活动,同期举办暑期消费季、臻品博览会、美食品鉴会、消夏啤酒节等商贸活动,形成川渝联合互动、共兴生态文旅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百里竹海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竹工艺编织、林下种植特色产业等,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谱写了“矿山变景区、竹山变金山”的精彩故事,实现生态保护与生态利用的有机结合、景区建设与景区营销的良性互动、品牌塑造与品牌传播的相得益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和典型案例。百里竹海先后获得“中国寿竹之乡”“中国森林氧吧”“中国天然氧吧”“重庆市级旅游度假区”“重庆市智慧旅游示范景区”等荣誉,百里竹海“矿山变景区、竹山成金山”成功经验还亮相中央电视台“党的二十大闭幕会特别报道”。
据悉,“长城奖——文旅好品牌”案例征集大赛是由中国广告协会主办,文旅好品牌组委会承办,中国传媒大学区域品牌与传播研究院、凤凰网旅游执行,北京中传跨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会务合作的专业赛事,以品牌为核心,通过征集城市及文旅领域的年度整合案例成果,衡量品牌创意度、多种传播方式整合度、多种媒介应用度及良好传播效果等,评选出具有标杆意义的优质案例。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旅游+’‘+旅游’融合发展,强化品牌引领、活动赋能、区域联动,打造更多文旅好品牌,真正把资源用起来、让产业‘火’起来,积极推动梁平旅游产业迭代升级。”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